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墨子“正义”理念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7-06-09 23:07

  本文关键词:论墨子“正义”理念的现代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的维度上,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反对"别相恶交相贼"的正义理念都包含着一些原创性的因素,不但强调了正义旨在止恶的底线功能,而且还潜含着不坑害人的人权意识,尤其彰显了强不执弱的平等观念,其深刻性甚至超过了当代西方的有关学说,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汲取。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词】墨家 正义 兼爱 不坑害人 平等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一般来说,指认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某些能够与现代价值理念兼容贯通的因素并不困难,但要进一步指认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某些连西方现代文化都没能自觉意识到、今天仍然富于启迪意义的因素,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了。本文试图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墨子的“正义”理念进行一些分析,以揭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4 陈义平;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邱振卓;;康德对“权利”的基本规定及其划分[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高全喜;;休谟的财产权理论[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8 张超;;先天理性的法概念抑或刑法功能主义——雅各布斯“规范论”初探兼与林立先生商榷[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9 范辉清;;论刑罚与矫治的异质性[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10 王新举;;后现代法学对现代法学的解构——论法的虚拟性[J];北方论丛;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健;赵伟;;孟子道德自律思想及其现代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高惠珠;;论道德权利与劳动关系的和谐——新《劳动合同法》的伦理意义解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5 东方朔;;评儒家道德独断论[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6 孙章季;;国际法与和谐世界的构建[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7 杨保军;;“后新闻业时代”新闻道德演变趋势分析[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8 黄明儒;黄义华;;怀柔刑事政策的提倡与刑罚结构维新[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陆昱;;产权:起源、衍迁与展望——基于马克思的视角[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拥军;;从“人可非人”到“非人可人”:民事主体制度与理念的历史变迁:对法律“人”的一种解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杨锋;人格权请求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军;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胡湘;行政执法理念的重塑[D];湘潭大学;2009年

8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钢;故意杀人罪立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鲁银娣;论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年春;论正义原则[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王怡;自由的观念:绕开一个正义的柠檬[J];读书;2002年06期

3 沈慧芳;论制度安排的正义[J];伦理学研究;2004年06期

4 刘向东;刘岩峰;;应得,作为一种正义原则的价值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5 段峰峰;;文化正义:文化资源的分配与消费[J];青年记者;2013年11期

6 戴桂斌,龚天平;市场经济与正义原则[J];襄樊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7 梁光晨;;正义:一个文化符号的解读[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8 周少来;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原则[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任平;;论差异性社会的正义逻辑——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视域[J];哲学基础理论研究;2013年00期

10 张曙光;自爱·仁爱·正义——试论中西伦理观的异同及当前的道德建设[J];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明伟;;正义:政治与法的核心价值[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三元;;正义感与人的全面发展[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3 蒲国良;;苏联时期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实践探索的经验教训[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超;;市场经济的非道德性与公正要求[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殷冬水;周光辉;;利益表达平衡: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不公的发生逻辑与社会正义实现方式的政治学分析[A];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之路[C];2011年

6 刘星;;安全生产理论的道德基础探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和平;反恐须遵循程序正义原则[N];深圳特区报;2014年

2 桑玉成;确立辩证的公平正义观[N];文汇报;2007年

3 王新生;平等主张与主张不平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西北师范大学哲学系 马俊峰;思想史视域中的共同体与正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赵晓强;浅论程序正义与公正执法[N];吉林日报;2013年

6 东莞法律学者 雪笠;公民不服从:追求正义不可缺的武器[N];东莞日报;2010年

7 徐幻;正义原则的边界意识[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林来梵;宪法与互惠正义[N];检察日报;2004年

9 孙凤鸣(作者单位:自治区公安厅);努力维护和实践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西藏日报;2006年

10 诗人、专栏作家 梦亦非;商议的起始之处[N];华夏时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仁伟;发展伦理视阀中的正义原则[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米君晖;叶氏夫妇倒卖火车票案的法理解析[D];兰州大学;2015年

3 赵子旭;罗尔斯正义原则及对我国社会公正建设的启示[D];河北大学;2012年

4 张晓恒;罗尔斯正义原则视阈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5 谭建明;英美新左派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理论批判[D];山西大学;2008年

6 王嘉;对自由、正义与和谐社会的追寻[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刘晓宏;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赵双剑;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D];吉林师范大学;2012年

9 崔新旺;罗尔斯正义原则及对我国深化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王雅林;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墨子“正义”理念的现代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36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3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