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网络语言伦理失范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08:04
本文关键词:当前我国网络语言伦理失范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向信息时代转变。网络就像暴风雨般席卷我们的生活,网络的触角延伸至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部分,人们将大量的时间用来网络交流,而网络交流所用到的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语言。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时常会出现的网络语言的伦理失范事件,让很多网民为之困扰。所以说网络语言伦理失范问题也成为我们现在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研究网络语言伦理问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综述了网络语言伦理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首先阐述网络语言的产生的背景、网络语言的科学内涵以及特点,通过详细的阐释,对网络语言的各方面情况都能了解。其次,介绍网络伦理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当今社会的网络伦理难题。第三部分叙述了当前我国网络语言伦理产生的问题的表现及原因。首先是案例分析。当前我国网络语言的伦理失范问题比较严重,在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要的伦理问题所在。其次是分析了两点网络语言产生的伦理问题:网络谣言迅速传播,网络语言“暴力”污染。再次,分析了引起网络语言伦理失范的主体根源和客体根源。主体根源主要有:由符号异化而产生的人性异化,网民主体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社会压力过大与网民的理性缺失。社会根源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并不到位,网络技术本身存在缺陷;网络伦理理论自身的不足以及缺乏普适性;网络运营机制监控缺失。第四部分从三个层面提出了网络语言伦理失范的对策。第一,公民提升自我修养,加强自身道德建设。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自律意识,提升自我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能力。另一方面我们要普遍提高公民的文化修养,开展道德学习活动,加强对道德的责任意识。第二,网络媒体遵守职业道德,保证公平公正。首先是要提高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让他们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其次要提高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打击急功近利的思想,杜绝网络媒体间的恶性竞争。第三,政府强化监管,完善法制,加强社会道德体系建设。政府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完善整体道德体系,完善网络管理相关的立法,坚持依法治网。
【关键词】:网络语言 伦理失范 规范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9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导论9-16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0-14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4-16
- 第一章 网络、语言、伦理16-28
- 一、网络语言的产生16-20
- (一) 网络语言产生的背景16
- (二) 网络语言的科学内涵16-18
- (三) 网络语言的特点18-20
- 二、网络语言伦理20-24
- (一) 网络语言伦理的基本原则21-22
- (二) 网络语言伦理的基本规范22-24
- 三、网络伦理的特点及难题24-28
- (一) 网络伦理的特点25-26
- (二) 网络伦理难题26-28
- 第二章 当前我国网络语言伦理失范的表现及原因28-38
- 一、当前我国网络语言伦理失范的表现28-32
- (一) 网络谣言迅速传播28-30
- 1. 传播速度快,范围广29
- 2. 传播路径较多,传播者身份隐秘,目的复杂29-30
- (二) 网络语言暴力伤害30-32
- 1. 网民道德感淡薄,缺乏责任意识30-31
- 2. 传播媒介一味追求利益,道德缺失31
- 3. 网站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缺乏相应的管理法规31-32
- 二、当前我国网络语言伦理失范的原因32-38
- (一) 网络语言伦理失范的主体根源32-34
- 1. 由符号异化而产生的人性异化32-33
- 2. 网民主体自身素质参差不齐33
- 3. 社会压力过大与网民的理性缺失33-34
- (二) 网络语言伦理失范的社会根源34-38
- 1. 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到位34-35
- 2. 网络运营机构监控缺失35-36
- 3. 网络伦理规范约束乏力36-38
- 第三章 加强网络语言伦理建设的路径38-44
- 一、政府强化网络语言伦理的监督38-40
-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有法可依38-39
- 2. 加强网络伦理的道德观念教育39
- 3. 实施有效的网络监管,重视网络安全39-40
- 二、网络运营机构加强行业自律40-42
- 1. 维护网络传播秩序,抵御外来侵害40-41
- 2. 强化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和道德自律41-42
- 三、网民提升自我道德修养42-44
- 结语44-4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5-46
- 参考文献46-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晏斌;;试论当今的语言暴力现象[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王正平;计算机伦理:信息与网络时代的基本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1年01期
3 黄育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在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J];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4 殷晟;网络语言现象的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党永刚;;语言暴力的类型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杨维东;;网络语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林纲;网络用语的类型及其特征[J];修辞学习;2002年01期
8 周婵婵;;群体性事件中谣言的传播与控制[J];新闻爱好者;2009年20期
9 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2007年06期
10 吕耀怀,胡愈,刘春娥;网络语言伦理的原则与规范[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当前我国网络语言伦理失范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377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