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试论孔孟孝道体现的“经”与“权”

发布时间:2017-06-10 14:14

  本文关键词:试论孔孟孝道体现的“经”与“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孝是儒家重要的伦理道德,而经权观是儒家重要的方法论。孔孟皆重孝,二者孝又各有所长。总体来说,作为儒学的开创者,孔子的孝更多的是循规蹈矩,符合礼制的孝,也就是说,孔子的孝偏于执经;而孟子在发展孝道的同时,结合社会现状和具体事例,对孝的遵循古礼的同时,有着因时因事权变的色彩,可以说,孟子的孝是守经达权的孝。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经权 孔子 孟子
【分类号】:B823.1
【正文快照】: 孔子重孝,孟子曾云,“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因此,对于“孝”,孟子也极为重视。然而经过比较不难发现,孔孟所谈之孝各具特色,即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他的孝更体现出奉礼守经的一面,而孟子在发展孔子孝道的同时还带有权变色彩。首先看孔子。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对于有人问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海文;;有一种人生智慧叫权变——孟子经权之辨的生存哲学阐释[J];现代哲学;2008年01期

2 杨海文;;激进权智与温和权慧:孟子经权观新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丽;徐泽亮;;略论《桃花扇》中对儒家士大夫的批判[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刘爱敏;;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王保林;;琅邪的历史变迁[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伏涛;;从《赵翼诗编年全集》看乾嘉士风与诗风[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林霁月;;论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年02期

6 谭德兴;;论“以意逆志”的理论阐释、实践操作及问题[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靖小琴;;试论宋代理学的“民为国本”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8 郁新;;论中国传统义利观的价值特征[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1期

9 贾艳霞;冯文全;;孟子“性善论”影响下的现代德育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年11期

10 虞宁宁;;孔子孝道今释[J];中国德育;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俞佳;;黄节与《鲍参军诗注》[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友明;;试析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经济绩效——以山东解放区莒南县为个案[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2 姜丹;《南诏德化碑》意识形态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卢静;《礼记》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孟祥仲;平等与效率关系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管伟;中国古代法律解释的学理诠释[D];山东大学;2008年

6 罗菲;修辞伦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于永森;论豪放[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洪蓉;《礼记》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9 金命镐(Kim MyungHo);《坛经》思想及其在后世的演变与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潘攀;陈明水良知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晓艳;红山文化与中华礼制文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晶晶;《孟子》的介词“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成美勤;县级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鑫;一个房地产开发商所诠释的和合精神[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贝利;董仲舒的经权伦理思想探微[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苑;审美文化视域下的秦腔传统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唐李佩;傅庚生先生与唐诗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刘强;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思想教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汤佰会;《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孟子》提要[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泽波;孟子经权思想探微[J];学术论坛;1997年06期

2 杨海文;文献学功底、解释学技巧和人文学关怀——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般问题意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刘清平;也谈“善意解读”和“人文学关怀”——与杨海文先生商榷[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刘清平;美德还是腐败?——析《孟子》中有关舜的两个案例[J];哲学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汪怀君;汝绪华;;中国传统交往伦理的理论模式[J];船山学刊;2008年02期

2 杨国荣;儒家的经权学说及其内蕴[J];社会科学;1991年12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颜玮媛;儒家经权思想的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孔孟孝道体现的“经”与“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38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4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