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普特南后验伦理学思想探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16:06

  本文关键词:普特南后验伦理学思想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普特南的伦理学思想是其后期哲学研究的重点。以往对于普特南哲学的研究往往主要关注其内在实在论而不重视对其伦理学思想的专门讨论,,而现有的关于普特南伦理学思想的研究也只是散见于对其真理观等内容讨论的文章中。这样一来,普特南后期转向的伦理学思想的研究被忽略了。普特南的伦理学思想与其内在实在论,尤其是真理观密切相关,他站在内在实在论立场上对道德哲学尤其是对伦理学的概念以及“民主”、“平等”的价值进行了反思,论证了伦理学的客观性是后验的,它的基础在于自由人所组成的社群对于客观标准的不断追求。这些思想对当代人们探讨伦理学有很大的启发性。 论文共包括四个大的部分。 普特南要重塑伦理学的客观性,首先要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客观性思想划清界限。因此,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传统哲学中对“客观性”的理解,主要包括两种“客观性”思想,一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性”,主要是指以柏拉图、康德等为代表的先验道德哲学,认为有一个先验、绝对的基础,这一基础是客观的并且超越人类所有的道德经验和道德直觉,可以对伦理判断进行最终审判;另一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客观性”,主要是指逻辑实证主义者眼中的客观性的伦理学,认为客观性就意味着能被科学的手段所证实。普特南分别对这两种客观性思想进行了批判,指出了其中的矛盾和所具有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后验伦理学思想。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后验伦理学的学理基础。普特南的伦理学思想和其真理观一脉相连,普特南在提出自己的真理观之前先批判了传统的符合论真理观以及相对主义真理观,然后将自己的真理观与合理的可接受性联系起来,认为真理即某种合理的可接受性,同时将这种合理的可接受性与理想的合理的可接受性区别开来。受其真理观思想的影响,普特南的伦理学对客观性的追求是把这种后验的客观性预设在了未来,即客观性是一种理想状态。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普特南伦理学的基本内容。普特南站在内在实在论的舞台上,通过对事实和价值的否定得出科学和伦理学没有本质区别,肯定了伦理学的存在。普特南融合列维纳斯对特殊情境中的“他者”的关注,康德对普遍道德的追求,亚里士多德对人类共同繁荣的追寻、杜威强调实践探索的实用主义等不同的理论旨趣,提出了多元论的伦理学;预设了文化社群的存在,认为伦理学的客观性来自于生活实践而不是形而上学,伦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追寻人类的共同繁荣;普特南提出了“民主”、“平等”等概念,将“民主”、“平等”看作是最终实现伦理学思想会聚的保证,同时也挽救了“民主”“平等”在伦理学中的价值。 第四部分主要指出普特南的后验伦理学思想的价值所在以及其伦理学的一些不足之处。普特南在扫除其后验伦理学的障碍和为其进行辩护的同时显示出了其思想的价值和不可避免的缺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普特南否认了道德主观学说,避开了相对主义,也避免了走入形而上学的先验道德学说的道路,让伦理学的理论研究与道德实践产生良性互动,伦理学在不断纠正自身错误的动态过程中得到发展,看到了一种实用主义多元论形态的后验伦理学的可能性,在多元论中追求全人类的幸福。缺陷主要是普特南文化内部的客观性与其伦理学的最终会聚理论之间有难以弥合的裂缝,按照这一道路,很容易回到先验伦理学的队伍中去。
【关键词】:客观性 伦理学 多元论 会聚 后验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6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3
  • 一、 对传统伦理学“客观性”的批判13-20
  • (一) 传统伦理学“客观性”的涵义及其思想13-14
  • (二) 对传统伦理学“客观性”的批判14-18
  • 1. 对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性的批判15-17
  • 2. 对认识论意义上的客观性的批判17-18
  • (三) 普特南“客观性”思想的确立18-20
  • 二、 普特南后验伦理学思想的学理基础20-28
  • (一) 对传统真理观的批判20-22
  • (二) 合理的可接受性观念22-25
  • (三) 对合理性概念的分析25-28
  • 三、 普特南后验伦理学思想的基本内容28-44
  • (一) 对事实和价值二分的否定28-33
  • 1. 历史上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几种观点28-30
  • 2. 在“混杂的”伦理概念基础上的批判30-31
  • 3. 科学和伦理学的不可分割31-33
  • (二) 普特南对伦理学的理解33-38
  • 1. 普特南伦理学的多种维度33-37
  • 2. 后验伦理学的最终目的37-38
  • (三) 伦理学问题的不可解性38-41
  • (四) 后验客观性何以可能?41-44
  • 四、 普特南后验伦理学思想的启示44-48
  • (一) 普特南后验伦理学的意义44-46
  • 1. 走出一条后验的客观伦理学的道路44-45
  • 2. 建立一种更具包容性的伦理学45-46
  • 3. 在伦理实践方面具有现实意义46
  • (二) 普特南后验伦理学的不足之处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亚军;道德的客观性何以可能?──评普特南的道德客观性思想及其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分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2 陈亚军;;没有形而上学的伦理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3 葛欢欢;;意向性与心灵的“分界面”——普特南实在论思想探析[J];晋阳学刊;2012年01期

4 陈亚军;平等的价值——普特南其人及其《多面实在论》[J];开放时代;1996年05期

5 肖德武;;从归纳法的兴衰看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张萍;;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问题的哲学解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4期

7 亓学太;;普世伦理与道德的先验实在基础——兼与陈亚军教授商榷[J];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8 孙伟平;;普特南的“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评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9 陈亚军;超越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普特南哲学的终极命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陈亚军;论普特南对事实/价值、科学/伦理学二元分割的否定[J];学术月刊;2000年12期


  本文关键词:普特南后验伦理学思想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39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2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