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职能建设中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与认同
本文关键词:政府职能建设中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与认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生态价值观旨在寻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深层次推动力量。这种力量的发挥,需要通过生态价值观对制度设置、政策输出和角色期望三个主要层面的影响,实现政府职能的生态性重构。尽管政府职能的生态性重构以确立生态价值观为最终旨归,但是这种外在压力下的价值观输入并不必然意味着生态价值认同的形成。政府在生态职能重构过程中要以生态文化的培育、生态非政府组织的构建和生态利益的满足来推动生态价值观认同的最终形成,保证生态价值观贯穿于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生态价值 生态文明建设 政府职能 生态文化 生态非政府组织 生态利益
【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32400411221)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一、生态价值观的内涵及认同的必要生态价值观以寻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为旨归,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它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多层次、深维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支撑性条件。生态价值观的这种推动作用只有通过推动政府职能的生态性重构,并以其在政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康之;公共政策过程中科学与价值的统合[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2 卢风;;“资本的逻辑”:看透与限制——生态价值观与生产、生活的渐进革命[J];绿叶;2008年06期
3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4期
4 卢风;;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黄爱宝;陈万明;;生态型政府构建与生态NGO发展的互动分析[J];探索;2007年01期
6 卢风;;生态文明与绿色消费[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李承宗;;“生态人”的价值观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钱俊生,彭定友;生态价值观的哲学意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包亚军;苏共丧失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周育国;石曲;;公共理性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唐慧玲;;政治哲学视野下的罗尔斯差别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吴艳玲;;教师课程权力的概念解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8 田旭;;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及其反思——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9 董艾辉;陈华;;论科技文化与环境文化的互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陈明;;农业生态安全视角下农民公民性培育的价值与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斌;;回汉杂居村落社区的民族、家族与派别——豫西南R市L村个案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张萌萌;欧阳胜权;熊玲;;浅议大学生党员角色认同与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叶国平;;罗尔斯程序正义思想研究——以《正义论》为中心[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文娟;;共和主义自由与帝国的悖论[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罗建文;刘爱辉;;民生时代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柴宝勇;;论中国的参政党认同:问题及对策——基于政党认同形成基础的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8 徐湘林;;政治发展、政治变迁与政策过程——寻求研究中国政治改革的中层理论[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于春玲;卢立峰;;和谐社会生态价值观的哲学反思——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观及其启示[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帆;;从“风险社会”理论进路看公众在决策中的作用[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文鹏;转型背景下企业绩效考核目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任雪松;3~5岁幼儿合作性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解秋凤;东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石晶;沟通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羽;态度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鸣;论人类发展的生态文明向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革秋;;民间组织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02期
2 郭小聪,文明超;合作中的竞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关系[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1期
3 李承宗;;论我国城市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张胜;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J];环境保护;2005年04期
5 丁永祥;生态美育与“生态人”的造就[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宋若思;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J];经济师;2003年06期
7 廖卫东;论政府生态规制的制度优化[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黄爱宝;;“生态型政府”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9 余谋昌;;生态学中的价值概念[J];生态学杂志;1987年02期
10 李承宗;;“生态人”价值观新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龙,江帆;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进和现实反思[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史家亮;;构建科学生态价值观刍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陈汗青;廖启鹏;;基于生态价值观的废弃矿区再生设计之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年02期
4 刘艳;钟永德;;国内生态价值观研究趋势[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李承宗;传统家庭伦理中的生态价值观探析[J];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4期
6 王妍;生态价值观及其实践意义[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王雨辰;;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价值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袁建明;生态价值观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刘德龙;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生态价值观的重构[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10 王湃;于鹏;董士海;;大学生要培养适应生态价值观的绿色职业观[J];大家;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岳;毅平;;论徽州园林的生态价值观[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2 钱俊生;;确立生态价值观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保证[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3 于春玲;卢立峰;;和谐社会生态价值观的哲学反思——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观及其启示[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邢永强;冯进城;马惠;马旭东;杨皓宇;;从生态价值观角度谈和谐、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构建[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下册)[C];2007年
5 刘德龙;;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生态价值观的重构[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6 钱俊生;;确立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3年
7 余骏;岑国桢;;青少年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心理学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马燕;丁岩林;;西部大开发中政府决策的生态价值观[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绍兴市委党校 罗新阳;以生态价值观引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N];绍兴日报;2012年
2 本报评论员 梅松武;重塑生态价值观[N];四川日报;2014年
3 仇欢;临安:绿色,生态价值观的底色[N];浙江日报;2013年
4 龙 燕;如何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记者 吴江怀;发挥人大履职优势 合力共建生态家园[N];衢州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戴秀丽;生态价值观的演化及其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婉;当代青年生态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2 王瑞雪;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
3 郑士鹏;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1年
4 杨婉;小康社会目标下的生态价值观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杰;当代生态价值观的理论构建[D];西北大学;2012年
6 胡婷;生态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曹骞;传统生态价值观及其重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沈俊花;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9 杨璨;中学地理学科中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宋冕;生态价值观及其构建维度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政府职能建设中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与认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3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5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