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中的孝文化图像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益广告中的孝文化图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公益广告中孝文化图像为研究对象,探讨孝文化图像产生的历史渊源,探讨孝文化图像在现代公益广告中的类型、风格与内涵价值,探讨孝文化图像的当代作用,挖掘孝文化图像最早的公益表达方式,考察孝文化图像对大众产生的影响,以及孝文化图像在公共场域中起到的大众教育作用。孝文化图像不仅是孝文化的形象载体、精神载体,而且是孝文化的德育传播载体。可以说,孝文化的传承、传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孝文化图像。孝文化图像作为公益广告已大量出现在各个时代、各种场所、各种文学和艺术的形式中,其图像在公益广告中最具有德育传播的代表性特征。因此,孝文化图像研究是本文不容忽视的部分。首先,本文梳理了孝文化图像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通过对中国美术史中出现的孝文化图像研究,发现孝文化图像经历了由传统孝子文化到现代家庭孝德教育的发展过程。其次,追溯了公益广告出现的四种原始形态以及公益广告中孝文化图像出现的最早形式。再次,对公益广告中孝文化图像作了类别划分,并分析了五种风格的表现方式,探讨了孝文化图像公益广告的现代社会价值。最后,分析了孝文化图像在公共场域和大众教育中的作用。虽然,本文的研究吸收了前人、学者研究的丰富内容,在公益广告的分类型题材研究上作了尝试,拓展了研究角度,但研究还有待更加深入。
【关键词】:公益广告 孝文化图像 当代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3.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7
- 一、选题缘起与概念界定10-12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2-15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5-17
- 第一章 孝文化图像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渊源17-34
- 第一节、孝文化图像产生的背景17-20
- 一、孝文化的形成17-19
- 二、孝文化图像的出现19-20
- 第二节、孝文化图像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20-32
- 一、汉魏隋唐阶段20-23
- 二、宋元明清阶段23-27
- 三、建国前后阶段27-31
- 四、改革开放以后31-32
- 第三节、孝文化图像与孝文化文字的源流辩32-34
- 一、孝文化文字在前的辩评32-33
- 二、孝文化图像在前的辩评33-34
- 第二章 公益广告中孝文化图像出现的最早形态34-40
- 第一节、公益广告出现的原始形态34-37
- 一、文字形态34-35
- 二、语言形态35-37
- 第二节、公益广告中孝文化图像的形态37-40
- 一、图像形态37-38
- 二、图像与文字组合形态38-40
- 第三章 现代公益广告中孝文化图像的分析40-57
- 第一节、公益广告中孝文化图像的类型样式40-46
- 一、回家类型40-42
- 二、关爱类型42-44
- 三、感恩类型44-46
- 第二节、公益广告中孝文化图像的表现风格46-54
- 一、民族元素风格46-47
- 二、个性拼贴风格47-49
- 三、写实叙事风格49-51
- 四、情感诉求风格51-53
- 五、综合交融风格53-54
- 第三节、公益广告中孝文化图像的内涵价值54-57
- 一、承载国家意志55
- 二、承载的民族原生情感55-57
- 第四章 公益广告中孝文化图像的当代作用57-66
- 第一节、孝文化图像应用于大众教育57-61
- 一、直觉感染,,潜移默化57-58
- 二、多方互动,激励认识58-60
- 三、自觉导向,凝聚思想60-61
- 第二节、孝文化图像应用于公众场域61-66
- 一、满足大众审美61-63
- 二、增强民众归属感63-64
- 三、彰显人文关怀64-66
- 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2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72-73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73-74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奖项74-75
- 致谢75-76
- 附录76-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昌江;;谈“孝文化”的现代化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潘剑锋;;建设农村新型孝文化[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3 卢黄熙;郭继民;;辩证地审视孝文化[J];岭南学刊;2006年06期
4 刘洪波;;浅论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十大特性[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陈昆满;;弘扬孝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J];理论月刊;2007年02期
6 ;精心打造“中华孝文化研究”特色栏目[J];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在我校举行[J];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精心打造“中华孝文化研究”特色栏目[J];孝感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何兴楚;华丹;;孝文化研究管见[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10 ;孝感学院中华孝文化研究网开通[J];孝感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和平;;“孝文化”与社会和谐[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2 胡锡庄;季文兰;田广志;;弘扬我国古代孝文化的优良传统[A];探索中国特色养老之路——江苏2003·健康老龄化和养老模式文选[C];2003年
3 宋清莲;;弘扬传统孝文化 创建社会主义新孝道[A];陕西省老年学会——试论倡导新孝文化的社会意义论文集[C];2003年
4 蒋晓华;;弘扬孝文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兴海;;中华孝文化的政治意义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王兴海;;中华孝文化的政治意义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C];2004年
7 焦振芳;;我对孝文化与家庭文明建设的浅见[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董志英;;对新孝文化的思考[A];陕西老年学会——新教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探讨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兴海;;中华孝文化的社会意义[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覃乃勉;;孝文化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意义[A];2005年“关注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董想明;“孝文化”经济瞄准武汉市场[N];长江日报;2005年
2 ;孝文化在转轨中继承和发展[N];中国老年报;2003年
3 高晓胜 樊红霞 作者单位 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传统节日弘扬孝文化的思考[N];孝感日报;2005年
4 记者 朱霞 通讯员 田寿永;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在我市成立[N];孝感日报;2005年
5 黄火廷;弘扬孝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N];孝感日报;2005年
6 郭之纯;倡导“孝文化”谨防三误区[N];中国老年报;2007年
7 通讯员 田寿永 程如进 黄文军;探索孝文化研究和开发创新之路[N];孝感日报;2006年
8 记者 董晓芳 通讯员 李珍;中华孝文化研究网在孝感学院开通[N];孝感日报;2008年
9 蒋润涛;做大做强孝文化产业[N];孝感日报;2008年
10 孝心;中华孝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N];孝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嘉珍;让孝文化回归养老本位[D];河南大学;2011年
3 程瑛;孝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胡德新;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弘扬孝文化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传森;孝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6 郭秀娟;孝文化在当代农村社会的传承[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7 陈奕秀;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孝文化建设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8 陈世超;我国“孝文化”视域下的老年生命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静;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中国孝文化传播[D];山西大学;2015年
10 王莹;“孝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延安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公益广告中的孝文化图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7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