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伦理认同危机的分析及出路探索
本文关键词:当前我国伦理认同危机的分析及出路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熟人社会"转变为现代"陌生人社会"带来的伦理困境是,原有社会伦理实体解体而现代伦理实体却尚未形成,而伦理实体的存在是伦理认同的前提,因此导致当今社会伦理关系不稳定和伦理认同危机。可能的出路是,根据现实的变化和要求提升"五伦"内涵,铸炼出现代伦理精神从而获得伦理认同,最后培育出现代伦理实体以进一步强化伦理精神、促进伦理认同。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关键词】: 伦理关系 伦理认同 伦理精神 伦理实体
【分类号】:B82-05
【正文快照】: 立足于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伦理学的研究就不可能不研究引起人们伦理关系变化的社会现实条件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从传统“熟人社会”发展到现代“陌生人社会”。现代社会的伦理关系就其形式来看仍在“五伦”之中,相对传统社会而言只是其中的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正由于此,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詹世友;伦理实体:道德教化的社会环境支持[J];甘肃理论学刊;2000年01期
2 蒋晓雷;;现代社会伦理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渴求[J];理论月刊;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9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10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晓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于婷;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风险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构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辉;网络虚拟交往中的自我认同危机[J];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2 祝天智;论近代知识精英的政治认同危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期
3 祝天智;论近代知识精英的政治认同危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期
4 赵剑英,干春松;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J];学术月刊;2005年01期
5 陆勇;;“民族国家”话语下的近代“中国”认同危机[J];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吴玉军;在危机和风险中积极探求一种合理的认同观——评《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考察》[J];学术论坛;2004年06期
7 王玉侠;王磊;;自我认同危机及其应对路径——基于泰勒“替代性道德根源”的考察[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朱蓉蓉;;近代中国的“少年论述”与国家认同危机[J];江海学刊;2012年01期
9 许燕;;外语教师自我认同危机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1期
10 王成兵;对当代认同危机问题的几点理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成兵;;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认同危机问题[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2 杨宝兰;;我国近现代民间社会革命思潮的兴起与启示[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刘永兴;樊金娥;;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自我认同问题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纳森·琼斯 编译 本报记者 李亦奕;苏格兰独立会引发英国艺术界身份认同危机?[N];中国文化报;2014年
2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尹金萍;现代认同危机及其应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和考古学院院士 罗多弼;中西文化 差异真那么大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张健;“认同危机”制约欧盟发展[N];人民日报;2006年
5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周光辉 刘向东;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认同危机与治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环境保护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王茂杰;打消民众疑虑 破解认同危机[N];中国环境报;2014年
7 本报特约评论员 作家 王蒙;中华传统文化与软实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本报记者 龚丹韵;并非“工人阶级”的认同危机[N];解放日报;2007年
9 张颐武;游戏之中的残酷现实[N];中国文化报;2002年
10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许曦明;汉语的认同危机[N];文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探索[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严智雄;高职院教育的认同危机及其后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桃莲;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飞;当代中国转型社会政治认同危机与意识形态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艳茹;现代性社会背景下的认同危机与重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江琴;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危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叶媛;论《美丽曲线》中尼克的社会认同危机[D];辽宁大学;2014年
5 江勇;虚拟生活中青年人格认同危机与重构[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周志强;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先锋诗歌的认同危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郇娜;大学生网络社会化中的自我认同危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8 张国华;新世纪诗歌的认同危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王楠;从后殖民批评视角解读库切之《耻》中文化认同危机[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当前我国伦理认同危机的分析及出路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0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8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