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与完善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学习罗国杰教授道德建设理论
本文关键词:推进与完善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学习罗国杰教授道德建设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罗国杰教授对我国伦理学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罗国杰教授晚年理论思考的重心之一。罗国杰教授既坚持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同时又从现实出发,力图从理论上推进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 公平 效率
【分类号】:B82-06
【正文快照】: 罗国杰教授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的奠基者和创建者。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是罗国杰教授晚年对我国伦理学事业的重要贡献。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度关注现实问题,对现实问题给予理论性回答,是罗国杰教授从事伦理学研究的特色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国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6期
2 罗国杰;坚持集体主义 还是“提倡个人主义”?[J];求是;1996年1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杰;杨国杰作品[J];西北美术;1994年01期
2 利国杰;;利国杰作品选[J];美术界;2014年06期
3 余子愚;;本期新锐:杨国杰[J];牡丹;2012年11期
4 王麦初;;罗国杰谈“诚信”[J];老人天地;2002年01期
5 关健英;关注精神世界 谱写道德文章——罗国杰学术思想简论[J];道德与文明;2003年05期
6 丁正亚;;论罗国杰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理论贡献[J];河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罗国杰学术成就简介[J];江汉论坛;2001年05期
8 赵国杰;;赵国杰词一首[J];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丁正亚;;简论罗国杰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论贡献[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于清辉;;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兼与罗国杰和王兴洲同志商榷[J];东岳论丛;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喻春来;爆破巨头诺贝尔欲购中国杰化[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司 政 张 宏;林国杰:倾心为民[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刘小兵;杨国杰六十能学艺 九旬育桃李[N];光明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朱兴忠;群众信赖的好支书[N];张掖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雅民;教授和他的作家儿子[N];天津日报;2005年
6 嘉宾:罗国杰(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 主持人:王乐乐;罗国杰:构筑起预防腐败的思想道德长堤[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7 本版组稿 惠程华 马德甲;把青春奉献给矿山的建井队长——孙国杰[N];甘肃日报;2006年
8 曹虎城 罗洪忠 陈怀祥;藏族军官和他的希望小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赵川东;国之才杰 余热生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胡庆魁;写取一枝清瘦竹[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本文关键词:推进与完善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学习罗国杰教授道德建设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2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82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