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基于全国性调研信息,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精神总体上表现为四边形结构和二元体征,标示其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大潮的激荡,已经进入重大转换的关键期;伦理世界、道德世界、伦理道德素质及其影响力结构中的突出矛盾,是以个体主义为基础的"理性"对以"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为本性的"精神"的僭越。伦理道德精神链的断裂,伦理精神形态的改变,道德同一性力量的危机,是伦理道德发展的三大"中国问题"。应对"中国问题"的核心战略是"精神战略",它具体展开为"精神回归"战略、"精神家园—精神生态"战略、"精神同一性"战略。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伦理道德 状况 精神哲学 精神战略
【基金】:2005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05&ZD040) 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课题(06KSW001) 2008年中宣部委托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9
【正文快照】: 自2005年以来,本人主持的国家重大招标项目组和省重大委托项目组,多次就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发展规律进行全国性调研。调研以六大群体,即政府公务员群体、企业家与企业员工群体、青少年群体、青年知识分子群体、新兴群体、弱势(困难)群体为对象,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座谈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杨立江;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管在高;非营利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概念之辨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王世洲;关于中国死刑制度的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陈树林;交往行为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变[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9 李春霞;可持续发展与两种文化的整合[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10 庄严;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历史主体的深层理论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吾淳;;由精英而大众:荀子与孔孟伦理思想之别及其意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2 顾世群;《古兰经》伦理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张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意蕴[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宏辉;民事起诉权保障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刘珊;实践理性的历史内涵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6年
3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斌;有关合同法中显失公平规则的探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蔡书贵;实践性道德主体的建构与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7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8 王志军;从马克思早期对宗教的批判看哲学的根本变革[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10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翠;诚信危机的状况、原因与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04期
2 梁宗常;广西伦理学会举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建设”研讨会[J];道德与文明;1993年01期
3 周直;体制转换时期伦理道德建设论纲[J];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08期
4 刘敏;川籍台胞的伦理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1990年06期
5 甘新民;关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3期
6 张凤德;邓小平对伦理道德思想的重大发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7 胡长秀 ,张娟;伦理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三种调节”[J];中国林业企业;2003年04期
8 樊和平;道德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J];群众;1996年07期
9 罗国杰;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的四个层次[J];道德与文明;1988年02期
10 孙丽艳;从“失范”现象的存在谈伦理道德建设的加强[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永祥;;浅论朱熹的义利观[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简亚;重视发展中的伦理道德建设[N];苏州日报;2009年
2 王涛;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伦理观的构建[N];学习时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小枝;试论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建设[D];湖北大学;2011年
2 张红艳;我国当代企业家的伦理道德建设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文君;2008年奥运会与中国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互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4 曹培强;韩国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与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伦理重构[D];华侨大学;2001年
6 何洪涛;阿马蒂亚·森经济伦理思想述评[D];辽宁大学;2011年
7 范津华;王阳明“良知”伦理意蕴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曾满林;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家的道德责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0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490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