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中国古代德、福、义、利诸范畴的本源考辨

发布时间:2017-07-03 13:08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德、福、义、利诸范畴的本源考辨


  更多相关文章: 德福义利本源


【摘要】:"福"来源于先民祭祀鬼神而赐予的福yP,同时由于对参与祭祀者德行的要求而使得福成为善德的结果,在泛化为大众的福运之后仍然保留了其积极的伦理意涵而与德统一起来;"利"来源于农耕收获而得之利,为自身生存和获利而进行的农耕行为并不具有道德上善的价值,泛化为利益之后在道德上处于中性因而可能与作为道德的义产生冲突与矛盾。对德、福、义、利诸范畴从本源上的考辨,为考察中国传统舍利取义而德福两彰的传统观念提供了新的进路。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德福义利本源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价值多元时代道德伪善的发生机理与矫治路径研究”(15BZX113)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良好社会心态培育研究”(14YBA399)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尤其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中,“德福一致”与“义利相违”是两个存在矛盾却又并行不悖被共同认可和接受的观念。一方面人们相信德能致福、积德成福,另一方面却又主张有义利之辨,认为义利有相悖之时,唾弃见利忘义,称颂“行义而忘利”甚至“舍生取义”。作为意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宗泽;谈谈社会主义的义利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5期

2 李觐;社会主义义利观浅谈[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3 许淑贤;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利观的五对新范畴[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4 黄亮宜;世纪之交的“义利新辨”[J];学习论坛;2001年10期

5 张桂林;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J];冶金政工研究;2001年06期

6 冷溶;社会主义义利观研究的重要成果——读《社会主义义利观——面向21世纪的价值选择》[J];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08期

7 史佳;《社会主义义利观——面向21世纪的价值选择》理论研讨会发言摘要[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8 陈德金;构建、倡导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念[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史佳;《社会主义义利观——面向21世纪的价值选择》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J];学习论坛;2002年09期

10 乔法容;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力作——评《社会主义义利观——面向21世纪的价值选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吉庆;;关于传统义利观念及其历史变迁的思考[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2 李德芝;邱瑞婵;;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利关系的价值导向[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3 齐铁志;何晓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观[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罗江文;林鸿程;;谈儒家义利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王信倍;田嘉薇;;儒家义利观的时代意义与当代青少年的义利观教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6 王和平;;知识分子要树立与践行正确的义利观[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懿梅;;徽商义利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永祥;;浅论朱熹的义利观[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许珠武;;儒家义利观内在精神的现代诠释[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夏乃儒;;孔子的义利观与当代的文化建设[A];炎黄子孙丛刊(1)——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文化建设[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晶晶;百年义利 百年荣光[N];首都建设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郭俐君;实业+资本“义利”突重围 [N];中国工业报;2005年

3 程敢 本报记者 朔方;追寻“义利”的足迹[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4 实习记者 冯晓彤;百姓口碑是义利金字招牌[N];首都建设报;2011年

5 孙英 江苏省江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社会转型背景下义利观浅析[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6 记者 周萌;义利连锁店年内拟开至30家[N];首都建设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刘先琴;确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N];光明日报;2004年

8 黄楠森;义利统一 义先于利[N];人民日报;2002年

9 常宣文;诚实守信 义利相容[N];常州日报;2006年

10 中共九江市委副书记、市长 蔡晓明;树立正确的义利观[N];九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璐;晚清义利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刘向军;社会主义义利辩证法[D];中共中央党校;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启伟;传统义利观的历史发展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房宏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矛盾辨析及调节[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周延龄;新时期义利问题探微[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义利观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5 关心;思孟学派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6 朱登浩;孔孟的义利观与当代中国崛起[D];郑州大学;2015年

7 万欢欢;中国传统义利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兰州商学院;2014年

8 王羿皓;王夫之义利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杨改红;义利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赵昊天;试论先秦诸子的义利观及其政治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德、福、义、利诸范畴的本源考辨


  更多相关文章: 德福义利本源




本文编号:513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13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d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