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满族生态伦理刍议

发布时间:2017-07-03 16:14

  本文关键词:满族生态伦理刍议


  更多相关文章: 满族 生态伦理 理念


【摘要】:生态伦理是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生存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是人类与自然接触过程中,受其惩罚,逐渐醒悟之后的一种自觉与不自觉的意识观念。满族是我国古老的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于世界的行为规范。时至今日,这些规范对和谐社会之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现实意义,也符合现代国家治理理念。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院;
【关键词】满族 生态伦理 理念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建构研究”(14XMZ001)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人类与自然界的共生和谐,与生态文明相联系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当代变迁是后工业时代社会的主题,在这方面我国少数民族有着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和案例。以我国满族为例,他们在生态文化方面的贡献与功绩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生态伦理是指人与生物、人与自然环境如何相处的一系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福森;;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罗之勇;谢艳娟;;基于“多元文化教育三态说”的仫佬族民族文化传承系统的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晓;;略论人与自然界的价值关联[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周玉明;;论生态伦理学的生成基础[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刘福森;;新生态哲学论纲[J];江海学刊;2009年06期

4 鹿林;;拟人化思维:生态伦理学的致思模式[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艾野;;在经济转型升级新时期对人类遭遇的和谐生存问题的思考与路径解析[J];考试周刊;2011年80期

6 陈飞;;发展伦理学的主体性之纬——从传统发展观的危机谈起[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7 李丁;张菁燕;;发展伦理学与新人道主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张玉荣;;生态文明与新人道主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包国祥;;蒙古族传统自然观与当代生态伦理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薛勇民;;论环境伦理实践的历史嬗变与当代特征[J];晋阳学刊;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玉荣;寻找时代的精神家园——重新确立自然的本体论地位[D];吉林大学;2009年

2 黄雪飞;生态视域下专用汽车设计产业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继创;整体主义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冯梅;技术文明论[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王现伟;从绝对理性到有限理性[D];吉林大学;2013年

6 黄翠新;论生态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英睿;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特大城市发展思考[D];复旦大学;2010年

2 程晓皎;生态伦理观的演变与环境法的发展关系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龚威;“自然价值”观问题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胡靖红;生态伦理批评视野中的《鹿苑长春》[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薛慧娟;论“以人为本”视域下大学生人生境界的提升[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飞;发展伦理学视域中的发展合理性探寻[D];吉林大学;2010年

7 苏琰;老子“无为”生态智慧探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邬天启;生态伦理学的观念、问题与出路[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红林;环境伦理与环境法的生态化转向[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海滨;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钱民辉;;略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钱民辉;沈洪成;;从意识三态观重新审视现代性与民族教育之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杨丽萍;;从文化认知、文化自信到民族认同的转化与整合——壮族认同教育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6期

5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6 钱民辉;;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1期

7 刘福森;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平;生态伦理的意识形态和伦理传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田海平;谁能够遵循生态伦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洪波;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4 彭锦屏;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5 丁祖荣;朱棣;;论生态伦理与环境消费[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6 刘小勤;当代中国生态伦理思潮理论探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吴妍,赵哲远;论生态伦理及其价值取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吴细玲;对三明市企业生态伦理的思考[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9 金凯;关于当前生态伦理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熊小青;生态伦理何以可能[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生;罗艳梅;;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公众生态伦理教育研究[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泽;;把生态伦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3 王立宽;;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伦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嘉;;简论儒家生态伦理及其现代价值[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王志捷;;儒家生态伦理的特色与合理性[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6 卢武强;;生态伦理与小康建设[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吴春红;余超波;;重塑生态伦理 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李睿璞;卢新海;喻燕;韩t,

本文编号:514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14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b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