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含义

发布时间:2017-07-04 07:12

  本文关键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含义


  更多相关文章: 仁心 习性 德性 自由


【摘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矩"并非由先王或传统传下的固定礼法,而是由当代人拣择以往礼法规矩中的合理部分,结合现实综合创制出来的新礼。因此,"从心所欲不逾矩"不是以礼法规矩克制自己动物式欲望的习惯,而是仁心自作主宰,解脱现实人生之限制束缚的自由境界。仁心德性不仅能与现代自由的基本精神相吻合,还是自由权利的最后保证。
【作者单位】: 湖北经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
【关键词】 仁心 习性 德性 自由
【分类号】:B825
【正文快照】: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七十岁所达到的圆融境界,其表现出高度的自由精神,但笔者近来看到一种值得商榷的流行理解,其认为“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矩”是由先王传下来的、无可选择的陈旧之礼,因而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一种不假思索“习惯”,这种习惯是通过遵守传统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根友;;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自由语词、概念与观念[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江华;;典籍英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初探——以《论语》的六种英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郭梅;赵黎;;孔子的为师之道对现代教师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袁传璋;;子夏教衍西河地域考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程冰艳;;从“无用之用”看文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5 徐良;李慕蓉;;论“孔颜乐处”中的安贫乐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6 郄普;;略论孔子的性命之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7 张轶;;神圣的礼器比喻——以“瑚琏”意象为起点浅析孔子的礼仪观与祭祀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李萌;;《论语》中的德育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9 刘卫华;;论中国古代求诸于内的“和心”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10 李义敏;;杨伯峻《论语译注》商榷一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定文;;试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转化[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3 罗江文;;从《论语》等先秦典籍看儒家诚信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白子超;;孔子中庸思想再辨析[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振;;礼制与中国政教关系[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6 赵鑫;;论端午文化内涵中崇尚人格的审美取向[A];2011第七届海峡两岸端午龙舟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孙尊章;徐凌;;“不以其道得之”再探[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亚利;;“无友不如己者”辨析[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4年第1期[C];2014年

9 郭淑新;;论孟子的终极关怀思想[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赵克平;;儒家教育伦理体系及其当代价值[A];文化建设的价值自觉——全国“文化建设与价值自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希;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华;《洪范》与先秦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9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熊韦锐;正念疗法的人性论迷失与复归[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隋慧诚;孔子的育人艺术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廖小芳;论道德行为的失范及其引导[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巴永贵;中西方大学校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莉莉;从孔子教育思想思考现在的语文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米丹丹;《论语》所包含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裴圣军;先秦儒家道义论发生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娟;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践[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梁宁宁;跨文化视角分析旧约中罪恶的权力话语[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博;;从心所欲不逾矩[J];美文(少年散文);2006年12期

2 程柏青;从心所欲不逾矩——兼论音乐创作、表演与欣赏的极境[J];齐鲁艺苑;2004年02期

3 方圻;从医感悟[J];中国医院;2002年09期

4 陈新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统一[J];求索;1991年05期

5 邱金英;;阅读指导,“从心所欲不逾矩”——以读为主教学谈[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2期

6 谭小林;“从心所欲不逾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郑海凌;;从心所欲不逾矩[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2期

8 袁飞;从心所欲不逾矩──读《韩羽画戏》[J];美术之友;2000年04期

9 钱逊;档次与境界[J];道德与文明;2002年03期

10 杨育华;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尺度把握[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元树;;从心所欲不逾矩——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对我们的启示[A];郭沫若研究(第五辑)[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彭波;自由 从心所欲不逾矩[N];人民日报;2014年

2 本报评论员;用权不自在 人生方自在[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4年

3 屠岸;从心所欲不逾矩[N];文学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曲卫韶;从心所欲不逾矩[N];威海日报;2010年

5 文君 韵曦;开掘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N];人民日报;2009年



本文编号:516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16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2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