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主体的根据与责任——对孟子“性善论”及其伦理学意义的重新阐明
本文关键词:道德主体的根据与责任——对孟子“性善论”及其伦理学意义的重新阐明
【摘要】:虽然"性善论"长久以来都被当作孟子学说的核心乃至其整个思想的标签,但由于人们在谈论、引用或发挥它时往往未曾事先对其进行细致的了解与深入的考察,如此便造成了许多问题与混乱,甚至导致对孟子整体思想之理解的严重歪曲。这种由认识不清所致的危害还不局限于孟子本人思想学说,如晚明时期阳明心学出现的重重流弊,一定程度上亦可归咎于阳明本人在创造性地继承孟子"性善论"时对其整体构架缺乏全局性的把握。因此,有必要对此学说本身的内容结构进行梳理,比较孟子与告子和荀子在广义"人性论"上的异同。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孟子 性善论 伦理学 告子 荀子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一、孟子“性善论”之真实本义从现行的《孟子》一书来看,孟子的“性善论”有很大一部分是借助其与告子的著名辩论而展开的,故由此入手无疑将有助于把握孟子“性善论”的关键。先看以下一段: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海洋;;浅析《孟子》的论辩技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2 王伟民;从孟子和弟子的对答中看孟子的思想[J];嘉兴师专学报;1984年01期
3 凯南;从义利之辩到什么是幸福——对孟子人生论的一种解释[J];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04期
4 张实龙;文化生成意义上的孟子仁政模式[J];孔子研究;2001年02期
5 王雁;浅议孟子的创新精神[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刘永艳,田伯伏;试论孟子的学术批判思想[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刘玉明,孙英;略论孟子民本思想及其价值[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马育良;孟子性情观发微[J];皖西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刘青琬;《孟子》成语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张应杭;论孟子的心性说及其现代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互;;孟子“礼”概念的三重含义——作为“门”、“心”、“人伦”的“礼”与其教育内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赵庆伟;;孟学研究的历史考察[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闫学军;王雷震;;试析孟子管理思想的几个特点[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国勇;;亚圣孟子与儒学的弘扬和发展[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5 刘鄂培;;孟子与《孟子》一书撷要——兼论孟子思想的文化价值[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6 吉萍;;孟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价值观[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邓志伟;;孟子的同心观[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8 廖群;;郭店楚简与孟子研究[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季庆阳;杨慰;白延军;;试析孟子思想与道家的关系——兼论早期儒道之间的关系[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杰;;超凡入圣:孟子的自我道德修养及理想人格塑造[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茹 李法强;孟子:继往开来的儒门亚圣(下篇)[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郭思阳 记者 谢小芳;首家孟子研究院辽师揭牌[N];大连日报;2011年
3 侯西木;还原一个真实孟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4 通讯员 宝奎 洪涛;邹城“五个一”打造孟子廉政文化品牌[N];济宁日报;2011年
5 记者 罗容海;孟子公开课在孟子故里邹城开讲[N];光明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张杰;在国际对话中深化孟子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本报通讯员 张长青 张云雷 胡恩姣;传统文化馥郁孟子故里[N];济宁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陈菁霞;齐思敏:孟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喜书;以现代的形式表述“孟子”[N];中国保险报;2001年
10 袁鲁仁;《旷世大儒——孟子》简评[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凯;孟子的诠释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2 郭伟宏;赵岐《孟子章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董祥勇;孟子“中道”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万光军;孟子仁义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淑萍;两宋孟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晓英;先秦儒道对“德”“道”的诠释[D];河南大学;2007年
8 赵庆伟;清代孟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沈锦发;孟子内圣外王思想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桂秋;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永平;孟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山东大学;2008年
2 崔海亮;试论孟子的“养心”说[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贾降龙;论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及其实质[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宁;孟子的政治合法性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润霞;孟子个体生命价值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崔颖慧;孟子行政人格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杨文祥;从孟子思想看人权与主权[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政燃;孟子圣人观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何安峰;论孟子的独立人格精神[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连鹏晓;孟子天人之学阐释[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18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185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