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守益的道德修养论:“易恶至中”——心学立场上对“变化气质”的重构
发布时间:2017-07-18 07:14
本文关键词:邹守益的道德修养论:“易恶至中”——心学立场上对“变化气质”的重构
【摘要】:"变化气质"是张载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对理学一派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却并未得到心学一派的特别重视。然阳明弟子邹守益则充分注意到学者之所以不能超凡入圣的一个普遍原因即是对自身气质的依持,并通过对孔门诸贤为学状况的考察得到有力参证,从而以"易恶至中"为题对"变化气质"进行重新建构。他以良知为逻辑基础,将妨碍良知自我呈现的气质定性为恶,以善恶对立的强大张力形式突出变化气质的必要性,将"易恶至中"理解为致良知实践的必然要求。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关键词】: 邹守益 易恶至中 变化气质 致良知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B825
【正文快照】: 道德人格的成就,可以从一个较为感性直观的层面来表述,古人谓之“气象”,夫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即是千古其宪。而道德人格修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调整、消融个性中的种种固定倾向。张载提出的“变化气质”成为对这一要求的具有普遍影响力的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伟;孙立军;;论邹守益的戒惧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2 耿加进;;邹守益的良知观辨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衷海燕;;江右王学的学术传承与地方宗族的乡村实践——以明代中后期安福邹守益家族为例[J];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04期
4 杨景岗;王爱红;;邹守益心学思想研究综述[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汤青岚;;邹守益与同门学术之辩——江右王门道德修养之砥砺[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樊鹤平;;论邹守益对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继承与发展[J];道德与文明;2013年04期
7 董甲河;;养德与养身的合一与紧张——论邹守益心学的养生向度[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景岗;邹守益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汤青岚;邹守益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樊鹤平;邹守益道德修养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56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5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