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观念转变及其当代意义
本文关键词:健康观念转变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人类健康观念转变经历了从"生理"到"心理"再到"精神"的逻辑进程,也是人对自身认识经历的从部分到整体扩展和从"形而下"到"形而上"深化的辩证过程。这一辩证的逻辑过程揭示了人作为一种精神性存在的本质属性,实现了对传统健康观念的突破,同时凸显了当下时代的鲜明特征。作为反映当代人健康观念的"精神健康观"表明,健康作为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既是个体性的也是社会性的,既是物质性的更是精神性的。立足于精神(生活、追求)"优于"物质(生活、索取)的价值立场,明晰精神和物质之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以高尚且执着的理想、信念规范和统领人的物质生活,实现高尚的精神诉求与合宜的物质需要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健康观念转变 精神健康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
【基金】:辽宁省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课题(201501)
【分类号】:B821
【正文快照】: 健康是一个最具社会广泛性的话题,追求健康、享用幸福早已成为人类一个最具普遍性的生活目标。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偏重于物质实体性方面,至多延伸到心理的层面,而较少关注健康的精神层面——精神健康。健康作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惯常使用的概念,几乎只是在医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旭;;释放与规范:现代化语境下中西精神生活比较[J];杭州(下半月);2009年11期
2 李博;;现时代精神生活物化现象分析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4期
3 斯米勒诺夫;陈如凤;姚一澄;;文学、艺术与精神生活[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1年01期
4 包哲兴,张同基;谈精神生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06期
5 周国平;;阅读和写作[J];现代青年(细节版);2009年05期
6 ;面对[J];文苑;2010年01期
7 罗姗;;试论发展精神生活之起点与目标[J];青年文学家;2012年13期
8 陈峗;;世俗化与精神生活的现代分化[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5期
9 加布丽埃勒·施瓦布;;巨大的断裂:酷刑下的政治和精神生活[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1期
10 王秋华;;浅谈乐音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含章;张志安;高碧姬;;提高老年人信息素养 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童世骏;;世俗化社会中的精神生活论纲[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3 王少明;;从快感到幸福感——论音乐与老年人精神生活[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尹有仕;;家庭教育对学困生的影响分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5 陈峗;;世俗化与现时代的精神生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怀化市城乡结合部老年人精神生活现状调查[A];“深化农村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任晶;;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8 钟如森;王成武;;也谈如何增进老人与子女的思想感情沟通[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9 顾丹红;钱丽华;;养老——呼唤精神赡养[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翠翠;许容;;生活像一团麻,,培训班帮我解疙瘩[A];中国大陆妇女危机干预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专家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辉;关注困难群众的精神生活[N];阿勒泰日报;2009年
2 全国政协老干部局 王道恕;关心老干部精神生活 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孙瑞雪;陪孩子享受真善美的精神生活[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杜显雷 任涛;群众实现经济收入和精神生活“双丰收”[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沈壮海;先进文化与人的精神生活[N];光明日报;2003年
6 徐永仓;关注老干部精神生活[N];中国老年报;2008年
7 吴占中;关于富与贵的思考[N];新疆日报(汉);2012年
8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作家 王蒙;浏览、阅读与我们精神生活的质量[N];文汇报;2012年
9 谷中原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N];中国社会报;2013年
10 李艳丽 河南省洛阳市西下池小学;陪儿童过一种精神生活[N];中国教师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青松;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清华;马克思精神生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孟宪婧;对小康社会精神生活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3 段茳飞;失独父母精神生活问题及帮扶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曹静;社会转型期人的精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虹;公安民警精神生活现状与提升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雪;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物化问题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2年
7 翁胜彩;当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困境及其出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郭利娜;当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困境及其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9 于晓孩;论青年精神生活的理性构建[D];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
10 闫帅举;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精神生活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65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65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