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伦理的“基石”及其价值——对贺麟《五伦观念的新检讨》的一个延展性思考
本文关键词:儒家伦理的“基石”及其价值——对贺麟《五伦观念的新检讨》的一个延展性思考
【摘要】:七十多年前,贺麟先生在《五伦观念的新检讨》一文中,提倡寻找出儒家伦理"不可毁灭的永恒基石",从而重新建立起新人生、新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本文遵此倡导,通过对贺麟该文的深入分析和思考,认为儒家伦理的基石在于:强调人的属人性的社会性存在,尊重社会事实和生活常识,建立高品质的伦理关系。无论现代时空如何变化,但任何伦理理论的建构和道德社会的建设始终不能脱离这三个基石,否则人类社会将会有重新复归野蛮社会之可能。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贺麟 儒家伦理 “基石”
【分类号】:B222;B82-092
【正文快照】: 贺麟先生在《五伦观念的新检讨》一文中提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旧礼教的破瓦颓垣里,去寻找出不可毁灭的永恒基石。在这基石上,重新建立起新人生、新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贺麟,第页)今天,距离贺先生提出这个目标已经过去了近八十年?,但在笔者看来,这个目标不仅尚未过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南;;论《圣经》中人的存在——人与天地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胡河宁;孟海华;饶睿;;中国古代人际传播思想中的关系假设[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3 吴蕴慧;;言子的礼学造诣及其对吴地文化的影响[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4 吴凡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伦理生态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5 张连伟;;古代寒号虫考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6 余洁平;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建立——论贺麟的道德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许凌虹;《说文》“玉”部字与古代玉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萧成勇;;传统伦理变革与社会公德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郭淑新;;慧远的“因果报应”论新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朱乐朋;;论桂馥的书法成就[J];书画世界;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梦潇;;东汉“行春”考[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义;;浅析新儒家对经济的态度——以贺麟为例[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文志;;学术交流及其对学术生态的影响[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孟凡涛;张滨;;关于学术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立;;四川新都德阳画像砖“交合图”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萧放;;“风俗”论考[A];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段江丽;;理学与《三言》、《二拍》中的道德说教[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10 许子滨;;从《左传》看《仪礼》的成书及其反映的时代[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楠;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翠杰;论和谐社会建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姣美;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D];湘潭大学;2010年
7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彩云;从“崇礼”到“诡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艳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道德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隽;《留德学人与德国》系列随笔──贺麟[J];德语学习;2001年03期
2 马晓英;弘先哲之志,启后世之学——“贺麟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侧记[J];哲学动态;2003年02期
3 卢丙华;;论贺麟翻译的哲学思想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4 卢丙华;;论贺麟翻译的哲学思想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5 张祥龙;;《贺麟全集》出版说明[J];全国新书目;2012年10期
6 宋祖良 ,范建荣;贺麟学术思想讨论会在京举行[J];哲学研究;1986年11期
7 郭齐勇;;贺麟前期的中西文化观与理想唯心论[J];哲学动态;1988年06期
8 范进 ,杨君游;贺麟学术思想讨论会综述[J];哲学动态;1992年12期
9 汤一介;;又一位中西兼通的学者去世了——悼念贺麟伯父[J];群言;1992年12期
10 张嘉丽;;贺麟早期文化哲学思想初探[J];天津党校学刊;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义;;贺麟哲学生命的成长[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2 王义;;试析贺麟“儒家民主主义”论的思想渊源[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英;学术界纪念贺麟百年诞辰[N];光明日报;2002年
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顾红亮;哈佛教授为贺麟赴德留学写推荐信[N];文汇报;2011年
3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顾红亮;西洋哲学名著编译的缘起与进展[N];文汇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梅柏青;贺麟:金堂走出的文化巨擘[N];成都日报;2012年
5 梅柏青;贺麟 四川金堂走出的文化巨擘[N];西部时报;2012年
6 记者彭国华;首都学术界纪念贺麟诞辰百周年[N];人民日报;2002年
7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顾红亮;耶顿夫人对贺麟哲学兴趣的启发[N];文汇报;2011年
8 袁恒杨;贺麟“真”文化思想的现代意义[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9 刘梦溪;敬意与温情[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任继愈;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散记[N];北京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志捷;贺麟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楠;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春燕;贺麟的体用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可可;论贺麟的文化哲学思想[D];中南大学;2010年
4 赵笑阳;贺麟价值哲学思想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5 王鹏;贺麟学术救国思想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6 徐福林;贺麟的儒者人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陈松;“时空”与“超时空”视域下的贺麟人生哲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81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8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