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目标与对话主体的规范

发布时间:2017-07-27 13:29

  本文关键词: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目标与对话主体的规范


  更多相关文章: 巴赫金 对话理论 独白 应分 参与性思维


【摘要】:现代社会,独白型话语在思想艺术、意识形态和官僚组织中占有强烈的统治空间,从而整个现代社会都弥漫着"一个意识,一个观点"的斗争与排斥状态。巴赫金分析了独白型话语的统治境况及其特征,批判了现代社会的独白状态,试图建构对话理论来解决社会困境。他用参与性思维概念和应分概念来规范对话主体;前者促进对话者内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融合,促使对话主体以内在行动实现社会责任,解决了现代社会行为动机和行为产品间的鸿沟所导致的危机。后者将对话主体建构为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唯一的不可不为性的责任承担者,规范了对话主体的行为心态模式,从理论上提出了解决现代人的责任危机,为对话理论的建构打下了概念和逻辑基础。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关键词】巴赫金 对话理论 独白 应分 参与性思维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巴赫金指出:“生活就意味着参与对话、提问、聆听、回答、同意等”[1];真理只能在平等的人的生存交往过程中,在他们之间的对话中,才能被揭示出来(甚至这也仅仅是局部的)。[2]“恰是在不同声音、不同意识相互交往的链接点上,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生活。”[3]这是其对话理论的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Л.А.戈戈季什维利;凌建侯;;复调话语的渊源:论巴赫金的宗教人类学第一原则[J];俄罗斯文艺;2015年02期

2 朱小蔓;杨桂青;;关于负责任的道德主体如何成长的一种哲学阐释——基于对巴赫金道德哲学的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2期

3 白春仁;巴赫金──求索对话思维[J];文学评论;1998年05期

4 M.M.巴赫金;林山;;论行为哲学[J];哲学译丛;199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新水;;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目标与对话主体的规范[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2 杨超群;齐文强;;行为哲学视域下儒家音乐思想的衍生与构建[J];音乐创作;2015年05期

3 施云波;;从巴赫金的复调诗学看《金色笔记》[J];外文研究;2015年01期

4 周元琪;;俄语报刊政论语言的对话性[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5 董彦利;;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学周刊;2015年05期

6 喻劲梅;;基于对话理论的大学英语“Living Library”口语课堂[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7 温辉;;法治与法治思维——兼谈检察官的法治思维[J];中国检察官;2014年13期

8 施云波;;《金色笔记》——复调叙事理论发展的现代维度[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4年02期

9 杨亚东;;大学新生适应性困难及破解之道——基于巴赫金对话哲学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14年04期

10 彭永靖;;对话理论视角下电影《蝴蝶效应》的解读[J];电影文学;2014年09期



本文编号:581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81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f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