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孔子孝道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29 17:12

  本文关键词:孔子孝道思想在越南的传播及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孔子 孝道 越南 影响


【摘要】:“孝”作为东方固有的家庭及社会伦理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伦理、人文精神最典型的表达,崇尚孝道是中国文化的鲜明特色之一。在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孝”居于核心地位,它既为百善之先,诸德之本,又是百行之始,孝化之源。“孝”通过礼乐教化根植于民族心理之中,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越南作为中国的近邻,自古以来中越两国关系就很密切,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汉代时期儒家思想就传入越南,孔子思想遂成为越南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要源泉,也成为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越南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孔子孝道思想逐渐发展为越南民族核心价值。如今,每一个越南人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然后再进入到社会当中,就必须要恰当地运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离开了孝道思想,我们就会失去方向,失去自我,也就无从谈及与人相处的问题了。当代越南社会,仍然继承这一传统,以孔子孝道文化为主体,人民普遍信奉孝道,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社会使得安定。因此,本文将就从孔子孝道的思想进行分析入手,首先探讨孔子孝道的起源及其基本内涵,其次谈到此思想传入越南的过程中,有怎样的表现及影响。另外,进一步分析关于越南当代社会的缺失的情况,孔子思想有什么积极作用,如何对社会孝道教育提出一些参考和借鉴,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本文研究孔子孝道思想对越南社会影响的原因,主要目的是发挥孔子孝道思想的积极作用,同时摒弃孔子孝道思想的消极因素。这对当代越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定会有巨大的帮助。目前,越南社会出现的虐待、遗弃父母等伦理扭曲现象,正是缺乏孝道教育的表现。本文从家庭、学校、法制等方面建设,就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把传统孝道的优秀部分发扬光大,并提出以下意见建议:第一是注重家庭孝道建设;第二是加强学校孝道教育;第三是增强国家孝道法制。
【关键词】:孔子 孝道 越南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3.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5
  • 中文文摘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第—节 选题缘由10-11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11-15
  • 一、中国学术界的研究11-13
  • 二、越南学术界的研究13-15
  • 第三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15-16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6-17
  • 第五节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17-18
  • 第二章 孔子学说中的“孝”18-34
  • 第—节 “孝”观念起源略考18-23
  • 一、“孝”之起源19-22
  • 二、“孝”之概念22-23
  • 第二节 孔子孝道的确立23-27
  • 一、孝为仁之本23-26
  • 二、孝为诸德之本26-27
  • 第三节 孔子孝道的基本内涵27-34
  • 一、孝之基本内涵——血缘亲情28-29
  • 二、孝之本质表现——尊敬长辈29-31
  • 三、孝之延伸——泛爱众31-34
  • 第三章 孔子孝道思想在越南的本土化34-50
  • 第一节 孔子孝道思想在越南的传播34-45
  • 一、北属时期(秦末汉初到968年)34-36
  • 二、独立时期(968年到1858年)36-40
  • 三、法属时期(1858年到1945年)40-45
  • 第二节 孔子孝道思想在越南的推行45-47
  • 一、孝道思想吸收的表现45-46
  • 二、孝道的政治性46
  • 三、孝道内涵的绝对性46-47
  • 第三节 孔子孝道思想在越南本土化的原因47-50
  • 一、以宗法为基础的中央集权47
  • 二、以家庭为基础的自然经济47-48
  • 三、学习中国文化传统48-50
  • 第四章 孔子孝道思想在越南当社会的现状50-64
  • 第一节 当代越南孝道的表现50-55
  • 一、忠于国,孝于民51-53
  • 二、孝敬父母53-54
  • 三、重视祭祀54-55
  • 第二节 孝道日渐缺失的表现55-58
  • 一、关爱意识淡漠55-56
  • 二、感恩意识匮乏56-57
  • 三、个人意识增强57-58
  • 第三节 孝道在越南当代社会缺失的原因58-64
  • 一、家庭教育的错误58-60
  •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60-62
  • 三、自身因素的影响62-64
  • 第五章 孔子孝道思想对当代越南社会的影响64-72
  • 第一节 孔子孝道思想对当代越南社会的作用64-68
  • 一、孝道对越南社会的积极64-66
  • 二、孝道对越南社会的消极66-68
  • 第二节 继承孔子孝道思想的建设性意见68-72
  • 一、注重家庭孝道建设68-69
  • 二、加强学校孝道教育69
  • 三、增强国家孝道法制69-72
  • 第六章 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78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8-80
  • 致谢80-82
  • 索引82-84
  • 个人简历84-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未醉;万红;;孝道思想在海外的传播及其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铃;中国传统孝道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阮红水;试论儒家作品的思想对越南文化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1年

3 孙成键;影响孝行为的社会性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4 陈敏;试论孔子的“孝道”[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高新文;孔子孝道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90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90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7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