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中华民族近代道德生活的变革

发布时间:2017-07-30 12:15

  本文关键词:论中华民族近代道德生活的变革


  更多相关文章: 中华民族 近代 道德生活 常态 量变 质变


【摘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近代的百年是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特殊的历史记忆。从道德生活的视角来看,中华民族近代的道德生活场域中可谓云谲波诡,变动不居。中华民族虽然遭受了重大挫折,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中华民族的魂魄未灭,精神未倒,意志未懈,根脉未断,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未散。在把握近代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特质时,可以从"常态"、"量变"和"质变"三个维度上来展开分析。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院;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中华民族 近代 道德生活 常态 量变 质变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伦理思想与中国化伦理学研究范式的建构”(10JJD720002)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中国百年近代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固有节奏,从而为近代的历史图景增添了许多特别的内容,这些内容已经溢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通过自然递嬗而塑成的一种“自然伸展”的性状,而呈现出新旧杂陈、旧的试图拖住新的但新的终于胜过旧的这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正惠;;中华文明史上的黄金时代[J];读书;2015年04期

2 贾猛;;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六大运动”[J];文教资料;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统兴;;清末民初报刊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J];当代传播;2007年06期

2 袁宏禹;;试比较熊十力与梁漱溟的人性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3 萧俊;;全球伦理与中国政治现代化[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2年00期

4 迟成勇;;论儒家伦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潘艺静;;浅析梁启超国民道德改造说[J];大众文艺;2014年10期

6 雷友华;;刍议中国近代合理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3期

7 吴立群;;从公私观念的演变看儒家价值观[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12期

8 李威;;概念置换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转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王泽应;;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与伦理文化的伟大变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王芳;;章太炎的革命道德思想[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建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史研究(1899-1940)[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凌皓;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庆伟;清代孟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建龙;严复政治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文联;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D];四川大学;2003年

10 钱东平;论政府的德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博;论维新时期的“群己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0年

2 裴圣军;先秦儒家道义论发生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兰春庆;低碳经济的伦理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正林;论章太炎的三重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1年

5 岳强;梁启超关于“国民性”的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6 蔡爱华;高中生自主管理的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海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制度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张彩虹;现代科技发展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温俊达;行政人员道德人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治敏;近代儒家伦理思想的批判与继承[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登科;诚信与道德生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廖小琴;发展性的道德生活:21世纪人的道德生活新选择[J];探索;2005年01期

3 高恒天;汤剑波;;秦汉时期道德生活的变动格局[J];道德与文明;2006年04期

4 于树贵;;道德生活界说[J];道德与文明;2006年04期

5 张怀承;胡勤;;简论隋唐道德生活的特点[J];伦理学研究;2008年06期

6 李培超;;试论现代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现实基础[J];伦理学研究;2008年06期

7 王泽应;;论先秦道德生活对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鲁芳;;对我国当前道德生活的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9 陈晓敏;;论名牌消费与道德生活[J];大众文艺;2010年13期

10 陈亚军;;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关于道德生活的哲学断想[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彬;;潜规则下的道德生活解析[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杜振吉;王晓彦;;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生活的变革及其基本趋势[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言亮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道德生活的信仰根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万俊人;走在道德生活世界的前沿[N];光明日报;2004年

3 邓保良;以荣为荣以耻为耻[N];解放军报;2006年

4 阮占江;“巫毒娃娃”和火化超女[N];法制日报;2006年

5 周英合 特约记者 钟友国;打一次保龄球也值得大惊小怪吗?[N];战士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继军;先秦道德变迁论[D];黑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鹤玲;道德生活中的感性和理性[D];扬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594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594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