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后科尔伯格时代的道德心理学:审视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08-02 06:13

  本文关键词:后科尔伯格时代的道德心理学:审视与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心理学 反思 理论基础 方法论 德育实践


【摘要】:后科尔伯格时代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并且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当前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在理论基础、方法论和德育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的道德心理学研究应强化理论思维,坚持系统论原则,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德育实践。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道德心理学 反思 理论基础 方法论 德育实践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青年道德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14CSH017)研究成果
【分类号】:B82-054
【正文快照】: 自20世纪20年代起,以哈桑和梅等对儿童诚实的研究以及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为肇端,道德心理学研究日益得到关注,至今已经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并对道德教育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处于“后科尔伯格时代”的当前道德心理学研究在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值得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绍舜;;从经典系统论到现代系统论[J];系统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文;;寓价值教育于学生主体成长中[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王小艳;;浅析大学德育的生活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3 张雪飞;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孔瑞婷;科尔伯格理论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赵永兴;;教师道德教育对高等法学类专业教学的影响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2期

6 鲍育育;;构建高职校本特色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5期

7 匡坤涛;杨帅;;借鉴道德发展理论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苗笛;;当代西方德育理论研究30年[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曾晓强;;道德认同研究进展与德育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曾晓强;;大学生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虹;彭娟;谢迪;韩棹渭;;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2 李晓文;;依人生发展本性探询德育路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3 王冬云;;####主体性道德人格塑造的价值探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诚信知行的形成机制与教育干预[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小豹;当代青年道德信仰论[D];中南大学;2011年

3 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刘济良;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春琼;领域、背景与文化:社会认知领域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尽晖;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海;学校道德自律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程修云;当代大学生责任观培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文妹;终身道德学习理念及其教育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颖;转型期中国学校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河南大学;2011年

5 徐京卫;青少年正直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昊颖;对我国行政人员道德认知的探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罗艳妮;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8 徐燕敏;当代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9 夏纯灿;农村留守青少年价值观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徐双清;心理障碍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影响的机制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710研究所 于景元;[N];科技日报;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新奇;;美国道德心理学发展状况管窥[J];伦理学研究;2011年05期

2 何明升;关于道德心理学问题[J];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3年03期

3 曾钊新;;道德心理学擘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03期

4 吕耀怀;道德心理学研究概述[J];道德与文明;1993年02期

5 廖小平;抉奥探秘 启迪人生——《德性的心灵奥秘》简评[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6 王煜;融会中西道德心理学的成功尝试──评《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7 唐劭廉,吕锡琛;尊天保真,贱物贵身,外物反情——《淮南子》道德心理学思想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4期

8 伍婷;浅析道德心理学[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9 吴荣先;;道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董博识;;当代道德心理学理论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立松;黄凯平;刘妍;田霖;刘儒德;;道德心理学中的情感问题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方红;;吉利根的道德心理学思想引起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贾新奇;;德性伦理学的复兴与道德心理学的意义[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彩红;霍耐特承认伦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龙;休谟《人性论》中的同情理论[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07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07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9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