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家庭现代性危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02:25

  本文关键词: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家庭现代性危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唯物史观 家庭 现代性


【摘要】:家庭的普遍性危机是现代性危机的一个标志性现象。现代社会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理性昌明、文化繁荣所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日益严重的现代性危机的影响。现代性社会的迅猛发展日益成就其否定自身合理性的力量,带来了人们价值观上的迷失和精神上的无家可归状态,也造成了婚恋观、家庭伦理和婚姻家庭关系的异化,普遍性的家庭危机正是现实中的无家可归状态。 从实践上来说,当代家庭危机表现为人们的婚恋观日趋物欲化、结婚离婚随意性提高、家庭矛盾突出、家庭伦理观念淡薄,每一个具体表现都与现代性、异化密切相关。从理论上来说,当代国内外有关家庭未来是解体还是维持的众多争论,正是家庭现代性危机在理论上的反映。随着现代性的诸多规定性和意识,如物质因素、金钱因素、自由主义婚姻观、利己主义价值观、责任意识消解和随意性等对婚姻家庭生活的不断渗透,婚恋观物欲化、“闪婚闪离”时代到来、家庭冲突、普遍性家庭危机的产生就是必然的。 面对当代家庭危机的诸多问题,当代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西方,出现了温和的家庭危机理论和激进的家庭危机理论;在国内,持续存在着家庭消亡论与家庭维持论的争论。然而,这些研究对于当下家庭现代性危机的性质依然没有十分明确的认识,对于家庭未来的命运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归根到底,,认识家庭的现代性危机还必须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必须继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开辟的道路。当然,中国家庭的现代性危机还必须借鉴我们几千年家庭本位的历史传统。马克思曾在多部著作中对家庭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分析了家庭的本质、起源和历史发展。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家庭形式,家庭现代性危机的本质正是现代性生产、生活方式的危机。这种危机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观念根源,家庭现代性危机的出路也只能从改变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中去寻找。 本文对当代家庭危机问题的论述从三部分展开:第一章“家庭的现代性危机及其理论表现”将家庭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同列,并分析当代家庭危机与现代性危机的关系;第二章“唯物史观视域下家庭现代性危机的原因分析”沿用马克思主义经典家庭理论对家庭问题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深入地分析家庭的本质、产生根源和历史演变,并从生产方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婚姻家庭制度的变迁、多元文化的到来等多方面剖析家庭现代性危机形成的缘由。第三章“当代家庭危机的出路”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同一问题的思考和结论,并在我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观的启示下,探索家庭现代性危机的出路。
【关键词】:唯物史观 家庭 现代性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一、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二、 国内外家庭危机问题研究的现状11-15
  • 三、 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构15-16
  • 第一章 家庭的现代性危机及其理论表现16-30
  • 第一节 当代婚姻家庭关系的异化及其困境16-20
  • 一、 婚恋观日趋物欲化16-17
  • 二、 婚姻随意性提高17-18
  • 三、 家庭矛盾突出18-19
  • 四、 家庭伦理观念日益淡化19-20
  • 第二节 当代社会家庭危机的理论表现20-26
  • 一、 西方激进的家庭危机理论21-22
  • 二、 西方温和的家庭危机理论22-23
  • 三、 我国家庭消亡论与家庭维持论之争23-26
  • 第三节 当代家庭危机与现代性危机的关系26-30
  • 一、 什么是现代性26-27
  • 二、 现代性危机的内涵27-28
  • 三、 现代性危机与当代家庭危机的共谋关系28-30
  • 第二章 唯物史观视域下家庭现代性危机的原因分析30-40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家庭的本质及其历史演变30-32
  • 一、 家庭的本质30-31
  • 二、 家庭的起源和历史演变31-32
  • 第二节 家庭现代性危机的经济根源32-36
  • 一、 生产方式变革对家庭存在方式的挑战32-34
  • 二、 市场经济关系对家庭存在基础的冲击34-35
  • 三、 当代家庭危机的制度性因素35-36
  • 第三节 家庭现代性危机产生的观念因素36-40
  • 一、 利己主义与婚姻观的异化36-37
  • 二、 多元文化与伦理观的异化37-38
  • 三、 人的异化与家庭的异化38-40
  • 第三章 当代家庭危机的出路40-47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家庭理论的若干启示40-44
  • 一、 确立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观40-42
  • 二、 增强婚姻主体间平等意识42-43
  • 三、 克服伦理观念淡化的矛盾43-44
  • 第二节 我国传统家庭伦理观的若干启示44-47
  • 一、 发扬和为贵的家庭伦理原则44-45
  • 二、 提倡仁爱礼让的家庭交往准则45-46
  • 三、 继承勤俭节约的家庭美德46-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2
  • 附录:本文作者读研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52-53
  • 致谢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论马克思晚年对原始家庭关系的研究[J];北方论丛;1996年03期

2 熊晓琼,秦伟;论恩格斯的未来婚姻家庭观[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杨金洲;;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4 任锦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道德失序[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5 石五学;试论知识经济必将引致家庭的革命和消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宋一苇;;后现代性视域与马克思的当代阅读[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7 王露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爱情婚姻家庭道德观[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何建津;;马克思的资本批判与现代性批判[J];岭南学刊;2008年01期

9 包国祥;;现代性批判与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意义[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刘建新;;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求实;200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丰;中国当代家庭生命周期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17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17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3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