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梁漱溟伦理四范畴

发布时间:2017-08-07 20:41

  本文关键词:梁漱溟伦理四范畴


  更多相关文章: 梁漱溟 现代新儒家 伦理 范畴


【摘要】:"向里用力"、"尚情无我"、"乐天知命"、"团体精神"是现代新儒家人物梁漱溟(1893-1988)的四大基本伦理范畴。"向里用力"指个人以反躬自省的方式来寻求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平衡。"尚情无我"指个人以感情为重进行人际交往而不斤斤计较自身得失。"乐天知命"指个人以无忧无虑的精神状态对待生活并按客观规律而行动。"团体精神"指个人在集体生活下所必备的关于"公共观念"、"纪律习惯"、"法治精神"、"组织能力"等公德意识。梁漱溟不仅从文化学的角度肯定了儒家伦理的巨大价值,而且为儒家伦理现代化确立了"继承"与"发展"的两大主线,同时对中国文化步入核心层并进行精神蜕变这一客观历史过程做出了首次回应。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梁漱溟 现代新儒家 伦理 范畴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20世纪之初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人们对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批判,“打倒孔家店”、“线装书投入厕”等过激言论不绝于耳,整个社会笼罩在西方文化处于绝对优势而本土文化处于绝对劣势的西化色彩浓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羽;;以中国传统文化观照《千字文》——兼及当代大学生修身的借鉴意义[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林博瑜;;儒家人本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正面影响[J];北方经贸;2014年05期

3 张彦华;;网络出版物著作权侵权成因及对策分析——基于传播学的分析视角[J];编辑之友;2014年04期

4 张静;赵超;;村落家族文化影响下的乡村政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张夏晓;;法律移植的制约因素[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10期

6 郭星华;刘蔚;;纠纷解决机制的失落与重建——从舅权在传统社会纠纷解决所起作用中引发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7 朱媛;;论唐人冲淡诗风中的自然观[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8 谢玉娥;;在“神”的旨意下出行——豫北乡村妇女跑庙行为探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9 张颖;;“天下观”:中国单一制选择的历史基因[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10 洪岩璧;;个体化倾向及其阶层差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毋丹丹;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D];西南大学;2013年

2 王佳宁;水库移民交易成本影响因素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赵冠群;故宫博物院中的皇家文化与博物馆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4 李枫;家族企业控股股东与家族高管合作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袁明宝;小农理性及其变迁[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6 易永卿;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道德观念的嬗变及其引导[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景超;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文化传承与创新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白臣;道德自觉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陈姝宏;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刘小强;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配置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三路向”说评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陈来;对新文化运动的再思考——从“五四”后期的梁漱溟说起[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肖良武;从“出世”到“入世”——梁漱溟由佛转儒思想的嬗变[J];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4 熊吕茂;梁漱溟的儒佛文化观之比较[J];湖湘论坛;2000年04期

5 陈智;梁漱溟“尚情”说简释[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杨泽本;梁漱溟的君子风范[J];四川统一战线;2000年04期

7 程龙;梁漱溟与毛泽东[J];党史博采;2000年03期

8 李毅;梁漱溟“人生伦理”之理性追求的偏执[J];道德与文明;2001年03期

9 尹家民;毛泽东与梁漱溟论争的是是非非[J];领导科学;2001年08期

10 杨雪英,陈太彬;梁漱溟的文化理想及其影响[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剑虹;黄希庭;张进辅;;梁漱溟人格的心理传记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顾红亮;;梁漱溟的礼俗观与儒家生活方式整顿[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长林;;以道德代宗教与伦理本位社会的和谐——梁漱溟论中国文化要义的解读[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4 王焱;陈龙江;;以文化教育为手段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借鉴意义[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刘重来;;梁漱溟的处世养生之道[A];百家谈养生[C];2009年

6 刘长林;;儒家人生哲学的意蕴及其现代价值——梁漱溟的阐释及启示[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光芒;;论梁漱溟东方文化观的理性内核[A];东方丛刊(2003年第3辑 总第四十五辑)[C];2003年

8 王荧;;从学校改造到乡村建设——梁漱溟教育及社会实践的四起四落[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仲明;;为团结抗战奔走呼吁——试论抗战时期的梁漱溟[A];纪念七七事变爆发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别必亮;郑明鹏;;论梁漱溟的农村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勇;“自我颠覆”的晚年梁漱溟[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黄敏兰;透过梁漱溟的眼看那些“风流人物”[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杨吉生;梁漱溟的养生之道[N];保健时报;2008年

4 马军;梁漱溟婚姻中的两个小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本报书评人 马勇;也谈梁漱溟的婚姻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8年

6 黄穗生;梁漱溟:虽问政仍是书生[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烟台大学法学院教授 孙季萍;梁漱溟的传统法文化观[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早报记者 许荻晔;“今天谈中国问题,是重温梁漱溟已思考过的问题”[N];东方早报;2013年

9 陈鹏鸣;一部全面展示梁漱溟心路历程的传记[N];光明日报;2002年

10 丁为祥;梁漱溟与《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吕茂;梁漱溟的文化思想与中国现代化[D];湖南师范大学;1997年

2 周朗生;寻求秩序[D];吉林大学;2006年

3 廖济忠;梁漱溟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刘旺华;“国家—社会”视野下的梁漱溟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王光;论梁漱溟的民主思想及其发展[D];吉林大学;2012年

6 周良发;梁漱溟历史哲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赖志凌;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伦理特质[D];复旦大学;2004年

8 陈奇娟;梁漱溟“内圣外王”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珍喜;文明冲突视野下的伦理社会[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周祥林;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梁漱溟“人心论”思想探析[D];河北大学;2010年

2 杨子波;梁漱溟文化观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王晨光;梁漱溟文化视域下的人生观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张艳兵;梁漱溟的“新礼俗”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尹易雯;梁漱溟国家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2年

6 陆曜伟;梁漱溟政治哲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7 王紫佳;梁漱溟的比较文化观[D];西北大学;2009年

8 秦九玲;梁漱溟的伦理秩序观[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黄晶菁;梁漱溟政治理念探析[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高明;梁漱溟儒家民主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366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366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3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