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江生死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10:31
本文关键词:郑晓江生死哲学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郑晓江 生死哲学 生命教育 临终关怀 殡葬文化
【摘要】:人生在世会遇到无数生死困惑,对生与死的思考也是不可避免的。古代先哲们对于生死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人生问题的解决找到一些理论依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死问题也在演进,仅仅依据中国传统的生死哲学思想为人生道路作指导是不够的,时代催生出的一系列生死问题提醒我们,生死问题的研究需要结合时代,需要关注人们当下的生活。面对新时代多元的生死问题,人们该如何解决生死困惑,走向幸福人生,郑晓江的生死哲学思想能够帮助解决上述问题。郑晓江在阐释清中国传统生死观的基础上研究现代人的生死问题,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生死哲学思想,为生死困惑铺开一条道路。本文从四个部分对郑晓江的生死哲学思想做了研究,前三部分是对郑晓江生死哲学理论及其应用的论述,最后一部分是对其思想的评价,以及从其思想中得到的启示。第一部分从郑晓江的各类著作、文章中梳理、总结出郑晓江对中国传统生死观的研究,这是郑晓江生死哲学思想的主要理论依据。每个时代的生死哲学均具有时代气息,人们的生死观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因此笔者从时间顺序入手,将郑晓江所研究的中国传统生死观分为先秦、两汉到明清、近代三个时期,并阐释其特点。本文的第二部分梳理了郑晓江的生死哲学的基本理论。分别从生命、生活、人生、死亡四个部分对生死哲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挖掘和探讨。第一节讲了生命的三个维度及三个特性。生命的三个维度包括生理性血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精神性超越生命。生命的三个特性包括,生命的神圣性、生命的唯一性、生命的相通性,由此揭示生命的本真;第二节区分了生活与生命的不同,揭示了生活的四个构成部分,分别为:生活的空间构成、生活的状态构成、生活的时间构成以及生活的精神构成,这其中包含郑晓江提出的“人生时间与物理时间不等式”的重要原则;第三节是对于人生智慧的阐释,讲述了人生之苦的内容以及人生之苦的来源,继而给出了解决这些人生痛苦的方法,包括“生活与生命之紧张”原则、“生命共同体”原则。第四节针对死亡的智慧作出了阐释,包括郑晓江对于死亡含义的哲学思考、人们惧怕死亡的原因、死亡的意义,以及能够解决死亡问题的“生死互渗”原理。由此揭示出解决死亡问题的哲学智慧,告诉世人不但要关注生,还要重视死。笔者从以上四个部分阐释了郑晓江生死哲学的基本理论。郑晓江的生死哲学理论,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认清生死,找寻人生价值的路径,让世人不再因人生问题与死亡问题而困惑。文章的第三部分是介绍郑晓江生死哲学理论的应用,包括应用在生命教育思想、临终关怀、殡葬文化等方面。在第一节中,首先阐释了郑晓江所揭示的中国生命教育发展的原因及不足,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生命教育的界定,并向读者展示出郑晓江所拓宽的生命教育发展的具体内容。在第二节中,郑晓江揭示了临终关怀活动以及殡葬业发展的现状,并指出不足之处。郑晓江将生死哲学理论与生命教育、临终关怀、殡葬业等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新的临终关怀思想和殡葬文化思想,为生命教育事业、临终关怀活动以及殡葬文化活动指明了方向。这是郑晓江运用其生死哲学思想作指导的理论成果,它能够帮助人们深入了解生死哲学,解决生命困顿,找寻幸福人生。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笔者对郑晓江生死哲学思想的评价以及思考。包括对郑晓江中国传统生死观、郑晓江生死哲学的基本理论、以及郑晓江生死哲学思想的应用的评价。笔者还对生命教育的发展以及正确人生观的形成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笔者希望能够以此文章纪念郑晓江先生。
【关键词】:郑晓江 生死哲学 生命教育 临终关怀 殡葬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绪论10-22
- 第一章 郑晓江对传统生死观的探究22-36
- 第一节 郑晓江关于先秦时期生死观的研究23-27
- 第二节 郑晓江关于两汉至明清时期生死观的研究27-32
- 第三节 郑晓江关于近代时期生死观的研究32-36
- 第二章 郑晓江生死哲学的基本理论36-56
- 第一节 生命本真36-41
- 第二节 生活真谛41-44
- 第三节 人生智慧44-49
- 第四节 超越死亡49-56
- 第三章 郑晓江生死哲学理论的应用56-71
- 第一节 郑晓江生死哲学理论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应用56-66
- 第二节 郑晓江生死哲学理论在临终关怀和殡葬文化方面的应用66-71
- 第四章 对郑晓江生死哲学思想的评价及思考71-79
- 第一节 对郑晓江生死哲学思想的评价71-75
- 第二节 由郑晓江的生死哲学思想引发的思考75-79
- 结语79-81
- 参考文献81-85
- 附录85-86
- 后记86-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焦晓江;;焦晓江作品选登[J];天津社会保险;2009年05期
2 乔桥;一波三折武晓江[J];中国排球;2002年04期
3 ;晓江快速习字中心学员作品选[J];中国钢笔书法;2007年06期
4 徐贤林;;陈晓江 楠溪历史的记录者[J];温州w,
本文编号:644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44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