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斯宾诺莎自然观的生态伦理意蕴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10 13:13

  本文关键词:斯宾诺莎自然观的生态伦理意蕴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斯宾诺莎 自然观 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摘要】:作为彻底的自然主义者,斯宾诺莎在批判基督教传统与笛卡尔实体论的前提下,确立了上帝、实体与自然的"三位一体"自然观,建构了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组成的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斯宾诺莎的自然观是广延与思想的统一,这表明自然界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无论有着什么样的质的差异,都存在于统一的自然界中。在伦理学探究中,从上帝、实体与自然"三位一体"自然观基础出发,为了使人心臻于完善,必须充分了解自然,走出人心对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等外在善的追求,仅在正当、合理的限度内才是获得幸福的手段,而不是幸福本身。只有"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的知识",才能获得最高的幸福。对斯宾诺莎自然观的伦理探析,不只是还原理论本身及其阐释,更是为了促进当代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目前生态伦理探究处于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对立的"两难选择"胶着状态,使自身理论的整体性无法显现。如何从"两难选择"的僵持状态走向生态伦理观的整合,是自然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要求。斯宾诺莎的自然实体论及其幸福伦理观探讨从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状态走向统一的和谐思想,启发人们重新发现并尊重自然的生态价值,限定人的知性的能力范围,唤醒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规范生态道德行为,因而对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生态伦理观研究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有某种思想启示。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斯宾诺莎 自然观 生态伦理 生态文明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乌托邦视角下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建构研究”(13CZX07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教父哲学与古希腊哲学关系研究”(12BZX052)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建构的乌托邦视角研究”(1254G047) 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生态伦理的两难选择与整合研究——以现代性批评理论为视角”
【分类号】:X2;B82-058
【正文快照】: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而以人与自然伦理为基础的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有重要影响。然而,生态伦理探究面临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两难选择”困境,无法切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恩·怀特;汤艳梅;;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J];都市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钰;;《护生画集》中的儒家生态智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芮常木;斯宾诺莎对“自由”的追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聂静港;;康德的知识来源论解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马天俊;近代哲学真理论的缺陷与困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2期

5 刘玉鹏,陶万辉;斯宾诺莎幸福观简论[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6 陈丽;自由是真、善、美——兼论斯宾诺莎与康德的自由学说[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张祥亭;;深层生态学视角下自我价值的实现——《啊,拓荒者!》中亚历山德拉形象解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8 秦星;刘红红;;论斯宾诺莎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9 黄炎平,刘建金;生态伦理学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综述[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10 张彭松;;生态伦理对“现代性”道德的超越[J];道德与文明;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爱豫;;论科技异化产生的哲学根源及其和爱化解[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童立;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4 宋朝普;青年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立平;生态伦理视域中的草原生态文明[D];吉林大学;2012年

7 程宇驰;黑格尔自由观[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淼;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尹来也;论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D];南昌大学;2010年

3 赵苗苗;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连莲;反思性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蕙紫;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探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张广;没有上帝的理性何以可能[D];南京大学;2011年

7 刘伟华;斯宾诺莎自然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许玮;阿伦·奈斯“生态智慧T”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牛洪亮;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D];兰州大学;2011年

10 牛雅萍;高中学生物理反思性学习能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雪琳;;斯宾诺莎自然观探析[J];学理论;2013年3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永杰;;论斯宾诺莎的《圣经》诠释学方法[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芝加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 弗朗西斯·福贾森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张平 译;神学与启蒙:斯宾诺莎的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仰和芝;生存与和谐[D];复旦大学;2005年

2 何俊武;自然、人与政治:斯宾诺莎政治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长春;斯宾诺莎自由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韩文书;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欧阳德君;斯宾诺莎的伦理自由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马吉芬;斯宾诺莎“实体”概念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聂小杰;论斯宾诺莎的启蒙思想及其实质[D];辽宁大学;2012年

6 刘鹏鹏;斯宾诺莎的直观知识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孙雪姣;论斯宾诺莎思想的两重性[D];南京大学;2013年

8 李林;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体系[D];安徽大学;2003年

9 陈太明;斯宾诺莎幸福观及其内在矛盾论析[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岳军;斯宾诺莎的自由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50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50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9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