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批判与当代伦理重建——从“理一分殊”看儒学的创造性转化
本文关键词:现代性批判与当代伦理重建——从“理一分殊”看儒学的创造性转化
【摘要】:借助宋儒"理一分殊"的观念,我们可以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推进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其一,在"理一"层面,传统儒学内涵丰富的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超越时空表现为一种常道、一种共识价值,可以有效地批判当今肤浅的现代意识,寻求伦理共识,重树人的德性与尊严;其二,在"分殊"层面,传统儒学可以化约为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为当下社会的伦理重建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
【关键词】: “理一分殊” 儒学 现代性 伦理重建
【基金】: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儒家德性伦理研究”(项目号:HB15ZX022)
【分类号】:B222;B82-0
【正文快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以儒家思想为其主脉,历经二千余年而不绝。然自清末以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冲击着中华古老的文明结构,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此文明冲突,我们该如何应对?近代的张之洞有著名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法,当代学者李泽厚先生则提出了“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述先;;“理一分殊”与全球地域化[J];传承;2011年13期
2 景海峰;;“理一分殊”释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束景南;杨志飞;;理一分殊:中国文化本体论与方法论的体用模式——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普世价值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4 孙兴彻;从“理一分殊”到“气一分殊”的逻辑管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5 刘述先;程思邈;;“理一分殊”与全球化不矛盾[J];东方养生;2010年12期
6 刘会齐;论程朱理学之“理一分殊”的真理特性及其价值阐述[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高建立;;程朱“理一分殊”思想的方法论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张中原;;“理一分殊”哲学命题的发端[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5期
9 陈勇;“理一分殊”在朱熹伦理学体系建构中的核心作用[J];孔子研究;1993年01期
10 卢子震;浅谈朱熹的“理一分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进国;;困惑中的建构——“理一分殊”说的形成及形上拓展[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乐爱国;;论“理一分殊”及其科学价值[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3 何乃川;;杨时“理一分殊”思想[A];纪念杨时诞辰950周年专集[C];2003年
4 乐爱国;;论“理—分殊”及其科学价值[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理一分殊”与全球地域化[N];文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广;“理一分殊”理念下的朱熹哲学[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权相佑;朱熹理一分殊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舒;刘述先对“理一分殊”的现代诠释[D];湘潭大学;2015年
2 李文波;试论“理一分殊”的理论建构与发展[D];山西大学;2012年
3 杨顺利;“理一分殊”与“理想人格”:宋代理学教育哲学的一种解释[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董文学;朱子理一分殊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52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5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