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黑格尔道德自我观的伦理转向
本文关键词:青年黑格尔道德自我观的伦理转向
更多相关文章: 黑格尔 道德自我观 原子论自我批评 绝对伦理
【摘要】:青年时期黑格尔在宗教问题研究中受康德、费希特主观道德影响,注重于克服基督教的权威性、实证性和客观宗教影响,力显主观宗教、道德宗教以及宗教中道德自我精神的弘扬。随着对同一性、整体哲学的构思,黑格尔深感康德反思哲学中道德自我观的二元分裂以及自然法中原子论自我观的缺陷,由此予以扬弃和克服。黑格尔构思作为有机体和整体的绝对伦理,主张将道德自我与伦理共同体结合,发扬成员间的尊重和"团结"精神,并以爱国心与民族自尊心的集体荣誉感,促进道德自我基础和道德自我观的社会伦理转向,社会伦理构成了黑格尔之后伦理学的主题和方法论特征。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黑格尔 道德自我观 原子论自我批评 绝对伦理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实践理性中理性与情感的融通”(10YJC20054)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道德自我的社会伦理基础”(2012BZX012) 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科研专项支持基金项目成果之一
【分类号】:B82-0;B516.35
【正文快照】: 黑格尔在耶拿之前(1801年之前)以及耶拿前期(1805年写作《精神现象学》之前)被学界称为青年黑格尔时期。青年时期黑格尔涉猎和研究兴趣广泛,关注的主题包括宗教、劳动和经济、德国现实等问题。黑格尔最初在宗教问题研究中受康德、费希特主观道德影响,提倡主观宗教、道德宗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安庆;;从“自然伦理”的解体到伦理共同体的重建——对黑格尔《伦理体系》的解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赵林;法兰克福时期黑格尔思想的转折与“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起源和秘密”[J];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艳;李和佳;;和谐社会中爱的承认之维——以霍耐特承认理论为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王强;;被让座:公共生活规范的道德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吴海燕;叶安勤;;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源与流[J];北方论丛;2009年05期
4 黄涛;;市民社会理论的谱系——从霍布斯到马克思[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张康之;张乾友;;认同、承认与通向合作之路[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6 王福生;;自由、财产权与正义——从洛克、黑格尔到马克思[J];长白学刊;2012年01期
7 郑少东;;论晚期现代性的政治诉求[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8 刘富胜;;社会团结:后形而上学时代的乌托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翁巧霞;;为承认而斗争:霍耐特承认理论解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2期
10 王海燕;;马克思社会冲突动因转换浅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晓丽;;从“启蒙辩证法”到“为承认而斗争”———谈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转向与哲学基础嬗变的双重逻辑[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孔繁斌;;民主治理研究:一个承认政治的框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特点[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4 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5 王南n\;;历史行动或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从后马克思主义回归马克思[A];实践哲学的使命——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发言文稿[C];2011年
6 李和佳;;霍耐特与弗洛泽正义论争的问题与实质[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0)[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3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4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燕;英国穆斯林移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郑庆杰;国企变迁中的工人身份认同与生产政治[D];上海大学;2011年
7 柳思思;历史实践与规范生成[D];外交学院;2011年
8 刘中起;理性主义的范式转换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君平;西方近代以来“法权人格”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海红;生态劳动视域中的生态文明[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芳;作为伦理环节的市民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2 韦玉超;霍耐特承认理论概述[D];吉林大学;2011年
3 蔡江;从法官服衍变看中国司法理念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黄潇;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弗雷泽正义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王旭芳;回到政治本身[D];兰州大学;2011年
6 杨兴凤;生活方式与主体意识的关系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7 肖锐;我国跨界民族哈萨克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卢艳喜;新疆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探析[D];新疆大学;2011年
9 张德忠;论事实契约[D];烟台大学;2011年
10 李雨声;论南茜·弗雷泽的“反规范”正义理论[D];辽宁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樊志辉 ,王德茜;本心与道德自我——唐君毅中心观念的确立及限制[J];通化师院学报;1994年01期
2 熊吕茂;;论唐君毅的道德观[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怡心;从道德自我到心灵境界——唐君毅形上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殷杰;休谟的道德自我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57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5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