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学视角下的绿色消费研究
本文关键词:环境伦理学视角下的绿色消费研究
【摘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带给人类生存困境,这才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单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根治环境问题。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是造成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只有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才能保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绿色消费是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消费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消费,有利于缓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保障人类和环境能够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关于绿色消费的研究,在学术界涉及领域广泛,本文以环境伦理学为视角,对绿色消费进行研究。环境伦理学对绿色消费具有一定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绿色消费理论的完善对发展环境伦理学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本文的理论基础试图立足于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对绿色消费进行研究,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比较法、学科综合法、理论联系实际法。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引言。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环境伦理学与绿色消费的相关理论。包括环境伦理的概念、环境伦理的原则与规范和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以及绿色消费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和意义。第三部分是绿色消费的环境伦理审视。通过第二部分的介绍引出环境伦理与绿色消费的关系内容。环境伦理的人道性、平等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为绿色消费提供伦理指导。而绿色消费反映了环境伦理的自然价值观和自然权利观。绿色消费承认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承认自然界具有生存的权利。第四部分是我国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及伦理原因分析。当前我国绿色消费在公众、政府、宣传和法律法规方面存在不足。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侧重从观念、意识、价值观和伦理秩序等方面分析其伦理原因。第五部分是绿色消费环境伦理实践的路径探索。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加强我国绿色消费践行的途径,有助于提高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实践能力,有助于促进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通过加强公众绿色消费的宣传和教育,制定日常生活规范和实践方式,加强政府参与力度和完善我国绿色消费的法制建设等途径,实现我国绿色消费的普及化。
【关键词】:消费 绿色消费 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学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5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引言9-13
-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9-10
- (一) 选题的目的9
- (二) 选题的意义9-10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一)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2-13
- (一) 研究方法12
- (二) 创新点12-13
- 第二章 环境伦理学与绿色消费的相关理论13-20
- 一、 环境伦理学的相关理论13-17
- (一) 环境伦理的概念界定13
- (二) 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规范13-15
- (三) 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15-17
- 二、 绿色消费的相关理论17-20
- (一) 绿色消费的概念界定17-18
- (二) 绿色消费的特征18-19
- (三) 绿色消费的意义19-20
- 第三章 绿色消费的环境伦理审视20-24
- 一、 环境伦理为绿色消费提供伦理指导20-21
- (一) 环境伦理主张人道地对待自然界成员的生命20
- (二) 环境伦理要求人们公平对待自然界的所有成员20-21
- (三) 环境伦理引导人们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21
- 二、 绿色消费应反映环境伦理的自然价值观21-22
- (一) 绿色消费尊重自然界的整体性和规律性21-22
- (二) 绿色消费承认自然价值是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22
- 三、 绿色消费应反映环境伦理的自然权利观22-24
- (一) 绿色消费承认自然界具有生存利益22-23
- (二) 绿色消费承认自然界具有维护生存利益的权力23-24
- 第四章 我国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及伦理原因分析24-29
- 一、 当前我国绿色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4-26
- (一) 公众对绿色消费的认知度低24
- (二) 绿色消费参与性差24-25
- (三) 政府的主导作用缺失25
- (四) 绿色消费的宣传力度欠缺25
- (五) 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不健全25-26
- 二、 绿色消费中存在问题的伦理原因分析26-29
- (一) 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占主导地位26
- (二) 环境道德信仰匮乏26-27
- (三) 传统消费伦理观与可持续消费伦理观冲突27
- (四) 现代消费伦理秩序紊乱27-29
- 第五章 绿色消费环境伦理实践的路径探索29-38
- 一、 加强公众的绿色消费宣传与教育29-31
- (一) 广泛开展绿色消费宣传活动29-30
- (二) 大力进行绿色消费的教育30-31
- 二、 制定与践行符合环境伦理的绿色消费行为规范31-34
- (一) 制定绿色消费行为规范31-32
- (二) 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消费的行为规范32-34
- 三、 加强政府的参与力度34-36
- (一) 增加政府的绿色投资34
- (二) 监管绿色企业的生产34-35
- (三) 建立专门的绿色消费监管部门35
- (四) 构建市场绿色营销体系35-36
- 四、 完善我国绿色消费的法制建设36-38
- (一)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法制建设36
- (二) 企业的绿色生产法制建设36-37
- (三) 政府的绿色采购法制建设37-38
- 结论38-40
- 参考文献40-44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44-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青;生态伦理与绿色消费[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观潮;;你真的绿色消费了吗?[J];北京纪事(纪实文摘);2008年09期
3 凌君;苦涩的绿色[J];质量天地;2001年04期
4 蔡登谷;;林业与绿色消费[J];生态文化;2008年04期
5 刘洪波;;人与自然辨证关系下的绿色消费[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6 吕闻;;绿色消费[J];生态文化;2001年02期
7 田雄;;秋天的节奏[J];环境与生活;2007年02期
8 张平;杨丽萍;;绿色消费:一个值得关注的经济现象[J];农业考古;2006年03期
9 蔡永海;王芸;;当代中国消费观转向的生态伦理意蕴[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马瑞婧;;绿色消费的生态伦理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丽媛;朱长顺;刘秀芝;;绿色消费浅谈[A];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究——首届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芮嘉明;;提倡绿色消费,促进可持续发展[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俞国平;;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的起点和终点[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高志英;;群体绿色消费行为的进化稳定分析[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5 李连奇;祝大鹏;李德强;;乳制品的无抗化与绿色消费[A];绿色食品开发与市场营销发展战略研究——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立国;王鹤笛;李长春;;倡导绿色消费 营造绿色工程[A];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巍娜;龚远星;;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思考[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8 王中魁;;发展绿色商业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探讨[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夏瑜;;发展绿色营销,突破绿色壁垒[A];第二届中国绿色商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庞曰新;;构建生态文明,倡导绿色消费[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惠兰邋刘佳;倡导绿色消费[N];经济日报;2008年
2 闻 烽;德赛推出“绿色消费”行动[N];中国质量报;2005年
3 刘晓波 记者 井洋;捍卫食品安全 引导绿色消费[N];黑龙江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赵环宇;低碳:绿色消费新风向[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1年
5 李剑;正视绿色消费 认清五大误区[N];山东科技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何君;新增绿色消费社区239个[N];青岛日报;2006年
7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主任 李庆;秉承绿色理念 践行节能减排[N];经济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吕勇 通讯员 孟彩霞;“绿色消费”我们该做些什么[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9 明白;绿色消费≠消费绿色[N];山西日报;2003年
10 周子勋;绿色消费急需破解三个问题[N];中国环境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友;我国循环经济的法制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仇立;基于绿色品牌的消费者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朱构峨;适度消费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4 隋牧蓉;马克思消费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和谐消费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5 陈健;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刘呈庆;绿色品牌发展机制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房尚文;“生态消费”的马克思主义解[D];复旦大学;2011年
8 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预警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9 剧宇宏;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机制与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进兵;旅游资源保护中的企业自愿环境行动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绿色消费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江元美;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态度与绿色消费行为关系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伟;绿色消费促进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徐艳;当代大学生绿色消费教育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邱晗;绿色消费促进法律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余志高;环境价值观与居民绿色消费行为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周亮;湘潭市民绿色消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阳茜;绿色消费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郭丹丹;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绿色消费问题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10 任琳;受教育程度对城镇居民绿色消费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1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61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