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明清之际重情浪潮下对礼的理论建构

发布时间:2017-08-12 18:06

  本文关键词:论明清之际重情浪潮下对礼的理论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之际


【摘要】:明清之际,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在思想和社会领域都出现了重情的趋向。在这种重情浪潮的激荡下,儒者们对体现纲常伦理的礼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且在情与礼的相互交融中从"本天道以尽人情"的礼之起源论、"内外交尽之盛德"的礼之本质论、"顺性节情"的礼之功能论、"周流于人情事理之间"的礼之发展论四个方面对礼进行了重新的阐释和理论上的建构,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关键词】明清之际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XZX01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3M540731)
【分类号】:B82-09
【正文快照】: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存和繁衍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儒家认为,礼是圣人根据天地之理和万物之性,再结合人们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某些规则和约定经过一定的损益而制成的。礼最初起源于表达人类天然具有的敬祖亲子感情的宗教祭祀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维护尊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志;翟爱华;;《聊斋志异》中三个“真人”形象的文化解读[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李少军;;《书痴》:封建文人之人生寓言[J];蒲松龄研究;2009年03期

3 刘蔚玮;;晚明与清中叶山人心态比较研究——以徐渭和郑燮为中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吴福秀;钱敏;;论晚明小品文中的禅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查昌国,吴海波;“克己”重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胡兆红;;戴名世八股文写作的心路历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王芳恒;;论贵州少数民族无神论思想及其特点[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吴洪成;汪洋;;明清之际教育改革家颜元的教学思想述论[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王春阳;;颜李学衰落的生态审视[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石刚;论禅宗对佛教的改革及其影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书光;;明清之际价值观念批判与儒家教化范式的变革[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赵振;;孙奇逢《孝友堂家规》源流考[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2辑)[C];2013年

3 王圣雅;;孙奇逢思想于朱熹思想继承改革探析——以《四书近指》中庸卷探其对台湾人文思想之影响[A];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春燕;许妍;谭华;;明末清初的理学批判与体育思想的重大转变[A];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董琼华;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米文科;王船山《张子正蒙注》哲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黎;王维诗歌三家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臧慧远;《西游记》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11年

8 王爱荣;论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文学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薛青涛;明词与阳明心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刘雪莲;天花藏主人及其小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庚申;宋代福建刻书与文学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万鹏;俞平伯散文创作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莹莹;朱子妇女观再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传爱;袁宏道禅学思想初探[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董炜;“三言”中商人的婚姻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雯;回归童心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熊保莹;明代志怪传奇小说中的妖怪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马前;数字化学习对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于执立;《儒林外史》与八股取士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侯小琴;明代戏曲创作论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琳;明清之际闽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J];南洋问题研究;2003年01期

2 谭志词;;明清之际福建籍高僧拙公和尚的越南之行——以笔者田野调查和新发现的珍贵史料为依据[J];海交史研究;2005年02期

3 谢羽;陈国庆;;略论明清之际火器的使用及其启示[J];理论月刊;2010年08期

4 张允熠,张瑞涛;论中国近代主流文化转型的几个特征[J];安徽史学;2003年01期

5 ;第19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J];中国电视(纪录);2014年03期

6 王元春;李敏莉;夏炳乐;;明清之际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黄玉琰;;王铎的心灵轨迹[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张丽玲;;明清之际中国科学典籍西传欧洲及其影响[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陈延庆;明清之际的人性论及其启蒙意义[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袁宗虎;;明清之际士大夫荣辱观的特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0期



本文编号:662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62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b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