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我国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目标转向必要性的启示——基于美国宏观工程伦理

发布时间:2017-08-13 15:16

  本文关键词:我国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目标转向必要性的启示——基于美国宏观工程伦理


  更多相关文章: 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转向 必要性


【摘要】:现代工程建设对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工程技术自身的复杂性对原有的工程教育提出挑战,工程伦理教育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传统的工程伦理教育目标已经不符合当下时代工程的实际发展,因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借助美国的工程伦理教育目标向宏观工程伦理教育目标转换的引导,我们国家也应该实事求是,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目标从微观伦理转向宏观伦理。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转向 必要性
【分类号】:B82-057
【正文快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程逐步呈现出复杂化、范围广的趋势特点,工程参与者多样化、工程风险扩大化、工程影响深远化。这些情况的转变,对以往的工程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于工程主体而言他们不仅要面对单独的经济效益,而是更为复杂的国际问题、生态问题等等。工程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新;;工程伦理意识淡漠的原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孙和平;丛杭青;;信息哲学视域下的工程伦理媒介基础转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1期

3 肖峰;;论工程善及其实现方式的选择[J];哲学研究;2007年04期

4 菲利普·赫梅林斯基;程晓东;;作为熟练操行的全球工程伦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梁军;路光前;;工程伦理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陕北地区能源产业的伦理考察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6 ;“科学、技术、工程伦理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通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3期

7 仲伟佳;丛杭青;;美国工程伦理的历史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8 齐艳霞;刘则渊;赵玉鹏;侯剑华;;信息可视化视野下的工程伦理前沿研究[J];伦理学研究;2008年05期

9 ;“利益、风险与工程伦理”——全国第二届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年01期

10 ;“利益、风险与工程伦理”——全国第二届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胜俊;樊勇;李晓Pr;;从汶川512大地震学校建筑倒塌看我国工程伦理问题[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李润珍;武杰;;跨学科视野下的工程伦理[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丛杭青;仲伟佳;;美国工程伦理的历史与启示[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洪;丛杭青;阮奔奔;;工程伦理经典案例研究[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丛杭青;王伟勤;;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工程伦理——法国、德国、日本工程伦理的不同特征[A];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C];2007年

6 丛杭青;王华平;;工程决定还是管理决定?[A];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论坛暨第一次全国工程哲学会议浙江大学参会代表论文集[C];2004年

7 方华基;许为民;;工程伦理的STS考察:从个体伦理走向共同体伦理[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U,

本文编号:667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67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b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