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道德形上学的当代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14 21:40

  本文关键词:道德形上学的当代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伦理学 精神 道德形上学


【摘要】:道德哲学需要注重形上和形下之间的互动、理论和历史的互动,同时,也离不开新概念的生成,在这些方面,樊浩教授的工作体现了自身的特点。从历史的层面看,在关注康德哲学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黑格尔的哲学。就对人的理解而言,辨析理性与精神构成了重要的方面:单纯地关注理性,往往仅仅偏重于人的精神的一个方面,由此不免导致对人的理解的抽象化、片面化,反之,肯定精神本身的综合性形态,则可以引向对人本身的具体理解。同时,伦理学或道德哲学归根到底要走向实践,精神则从内在的方面为走向实践提供了某种动因。在此意义上,樊浩教授对黑格尔哲学的注重以及对精神的关注无疑有其理论意义。当然,以道德形而上学的进路和构架而言,樊浩教授提到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三个环节,并且认为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三位一体,构成了道德形而上学的基本内容与构架,这一进路尚存在可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伦理学 精神 道德形上学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樊浩教授在道德形而上学方面的研究,便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关注。迄今为止,他在以上论域已形成了两个三部曲。第一个三部曲以历史为主题,第二个三部曲则侧重理论的方面。在有限的发言时间中对他的整个工作做一个评价,无疑有困难。这里,主要从相对外在的角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和平;;道德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体系[J];哲学研究;2005年11期

2 康德;曾晓平;邓晓芒;;《道德形而上学》导言[J];哲学译丛;1992年05期

3 樊浩;;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形态[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4 段保君;市场经济与道德形而上学[J];开放时代;1996年06期

5 樊浩;;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由现象学向法哲学的转换及其概念过渡[J];哲学动态;2007年11期

6 曾晓平;关于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两个基本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7 罗秋立;庄奕莲;;论明智德性的道德形而上学意蕴——《尼各马可伦理学》二元幸福论辩正[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李孺义;;“圣”论——儒家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主体论(上)[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刘作;;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是一个一致的概念[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李少兵;;莱布尼茨自然正义理论的内涵——从本质形而上学、存在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王强;伪善的道德形而上学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苏州大学哲学系 李兰芬;《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简介[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时洪宇;康德视野下的德性论[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74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74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f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