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悔、偏好与爱——试论舍勒位格主义伦理学的三重基础
本文关键词:懊悔、偏好与爱——试论舍勒位格主义伦理学的三重基础
【摘要】:舍勒的位格主义伦理学具有生存论、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基础。首先,懊悔行为揭示出位格作为负罪之在的生存论本质;其次,价值偏好行为认识到先天价值秩序的存在,而价值实现行为说明只有位格才是道德价值的担负者;最后,爱在情感行为中的本原性地位说明位格在本体论上首先是爱的存在,而观念的爱的秩序则为位格实际的爱的秩序指明了方向。舍勒的位格主义伦理学是伦理学理论中的一种新范式,但对于作为其方法论基础的现象学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
【关键词】: 舍勒 懊悔 偏好 爱 价值 位格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与海德格尔对基础存在论的关切不同,与胡塞尔要将哲学作为一门严格的科学的目标也不同,舍勒的《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表明他的主要兴趣是构建一门新的伦理学。但是,舍勒个人的精神气质和工作环境决定了他不可能达到像胡塞尔一样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体系化,这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光旭;;现象学与华兹华斯的情感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邵君秋;;盖格尔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马晓艳;李和佳;;和谐社会中爱的承认之维——以霍耐特承认理论为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张玉能;;盖格尔的现象学艺术意味论——文学艺术的价值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丘新巧;;庄子的美学精神与现象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6 张贤根;逻辑与逻各斯和思想——海德格尔逻辑思想研究[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2期
7 杨蕾;;构建、消解、解蔽——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美学的诘难[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徐振轩;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现象学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童欣;;桑巴特笔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张彤;;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学说——对欧洲科学危机问题的思考[J];北方论丛;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常宏;;杜威的“经验”概念的现象学解释——以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为背景来解释杜威的经验概念[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邹彩娟;;论毛泽东思想的非现成性与决断性[A];湖南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之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分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4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6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黄广芳;现象学视角下高校英语新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莫斌;论爱尔兰根学派建构主义方法论的问题域[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马进;语文教学中“爱的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自臻;镜像神经元与共情能力的具身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5 梅振铎;《李尔王》的生态叙事消极体验[D];西南大学;2011年
6 吴燕;王元化文学思想中的契诃夫[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熊碧云;论欧茨小说中人物的怨恨情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伟锋;以格洛—庞蒂的身体性空间为基础理解知觉的现象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彦岑;论叙事同一性与他者维度[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段世磊;论梅洛—庞蒂的知觉概念[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民;论舍勒关于现代价值位移的思想及其意义[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李骅;;马克斯·舍勒怨恨理论的伦理之维[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张任之;;舍勒思想发展中的“谜”——兼评斯佩德《舍勒的伦理学人格主义》[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张任之;;舍勒的羞感现象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李建华;胡yN峗;;怨恨:价值比较的心理机制——马克斯·舍勒的德性观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陈芷烨;;舍勒的佛教现象学诠释及其限度[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刘晓欣;;现代公私利益冲突根源的多元伦理解读——论韦伯与舍勒对公私利益矛盾产生根源的说明[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冯凡彦;;论舍勒价值情感现象学中的情感理性[J];兰州学刊;2009年03期
9 宗晓兰;;试论舍勒伦理学中的社群共同体[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张新标;周雪;;网络表达中的怨恨——基于舍勒现象学的分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廷国;;舍勒宗教哲学引论[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包立峰;;怨恨与爱:舍勒就基督教道德对尼采的误解[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尧均;;舍勒与梅洛-庞蒂心身关系论之比较[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何大为 杨欢;阿舍勒铜业:1~9月实现工业产值15.7亿元[N];阿勒泰日报(汉);2011年
2 记者 吴承坤;镇胜公路新胜段路地关系“浇铸牢固”[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3 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 高宣扬;马克斯·舍勒:不遗余力地探究人的奥秘[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郑汝林;阿舍勒铜业建设全面提速[N];中国矿业报;2003年
5 王廷猛;阿舍勒编印《安全知识读本》[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韩国良;阿舍勒:让盐碱地变绿洲[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7 《新疆日报》记者 杨继春;阿舍勒公司应对危机“三不减”[N];阿勒泰日报;2009年
8 记者 颜耘;阿舍勒风光这边独好[N];阿勒泰日报(汉);2011年
9 艾彦;“怨恨”: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N];文艺报;2012年
10 韩国良;阿舍勒争创“四个一流”[N];中国黄金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革新;舍勒的人格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艳;人心之序[D];复旦大学;2007年
3 韦海波;意向性与自行传达[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彩慧;论舍勒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张萌;“同情”现象的本质及意义—舍勒的“同情”概念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长丽;论舍勒资本主义怨恨伦理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余珊珊;论马克斯·舍勒的死亡哲学[D];四川大学;2005年
5 廖菊;舍勒的秩序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常可歌;舍勒知识观中的人学解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张廉亚;舍勒“价值”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彩霞;舍勒的“怨恨”情感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滕健;情感现象学视域下的舍勒同情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75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67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