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生态转向:自然与社会的高度统一
本文关键词:人性的生态转向:自然与社会的高度统一
【摘要】:人与自然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解读都没能克服单一片面的人的属性论,将人的存在某一方面的属性界定为人性,没有关注到外界环境对人性生成的重要作用。人性"生态化"将人性理解为人现实存在性,它由四种属性构成即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价值性,四种属性之间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四种属性同时受到外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制约,人类需要从社会内部构建"善"与"大爱"的制度、文化与道德,将自然的繁荣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交流的无障碍,才能将自己真正融入自然中去,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人性 生态化 现实存在 人性危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KS122)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在工业文明的自然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分裂为人的绝对主体与自然的绝对客体,主客二分并绝对化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实质的变化,由原始文明时期的“浑然一体”、人类对自然的崇敬变为人类对自然的占有。主客二分并不可怕,但将主体与客体绝对化,看不到其中联系的一面,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帆;;贝多芬C小调钢琴作品的美学阐释[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年04期
2 左亚文;王世明;;“哲学始于惊讶”再认识[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3 汲安庆;;视角、融合与创造——试论文本解读中对中西文艺理论的审美化用[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余良华;张小波;魏庄容;;体育存在的意志和理性表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韩旭;;形而上学与人的本性[J];重庆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6 闫美景;;张爱玲的悲剧创作与五四文学[J];特立学刊;2014年02期
7 姜元秀;;“天使”与“恶魔”的碰撞——论美学与犯罪[J];法制与社会;2014年14期
8 郝强;;论“真”的三重维度与王国维的“境界”说[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9 陈秀;;教育公平主体的哲学意蕴[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10 张建斌;;“隔”与“不隔”之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华;;鲁迅与尼采悲剧观比较浅论[A];东方丛刊(2004年第2辑 总第四十八辑)[C];2004年
2 王延松;;后实证主义对于音乐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启示[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敏;科拉科夫斯基宗教理论及现代性反思[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邹景阳;走出神话的帷幕——中西早期神话中的悲剧意识及其对文学精神和文学主题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1年
3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4 陈军科;当代社会发展: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6 丁锦宏;品格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孔建平;文艺美学的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D];复旦大学;2003年
9 孙国峰;制度演进的互利原则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王宏图;都市叙事中的欲望与意识形态[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明;“我写的一切都跟您有关”——卡夫卡的父亲情结[D];兰州大学;2011年
2 乌日古玛拉;论意志对德性的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闫加磊;吸收与转化[D];江南大学;2011年
4 郭永红;论美与生命[D];郑州大学;2000年
5 李波;艺术欣赏中的审美偏差[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毛瑞江;路翎:抗争绝望之魂——论路翎40年代的小说创作[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耘;论阿多诺否定美学的涵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白旭东;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当前主导文化精神的确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9 赵文嫱;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掣时浅谈[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10 阎伟;原始思维对《老子》和《庄子》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703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03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