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看哈贝马斯的社会整合理论——基于哈贝马斯“法律规则观”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看哈贝马斯的社会整合理论——基于哈贝马斯“法律规则观”的分析
【摘要】:启蒙运动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法传统被法律实证主义所取代,系统论更使法律成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子系统,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因而出现了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称之为事实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张力问题。他的"法律规则观"从法律与道德分离的现实出发,通过民主的立法程序,将合法性建立在交往权力之上,力图化解内外张力,解决社会整合问题。哈贝马斯的方案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诸如法治、德治、批判和反思的借鉴。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哈贝马斯 法律 道德 社会整合
【分类号】:B82-051
【正文快照】: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1009.1716.038.html网络出版时间:2016-10-09 17:16事实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张力问题长久困扰着哲学界。康德从严格区分本体界和现象界出发,赋予主体以先验的认识以及伦理和审美能力来化解两者的张力;黑格尔沿用康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涛;人性·信仰·道德与社会整合[J];东岳论丛;2004年05期
2 崔晓庚,郜世奇;社会整合与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实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曲洪志;谭延敏;;文化建设与社会整合[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1期
4 缪青;爱国主义·社会整合·社会发展[J];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02期
5 李禹阶;司马迁的社会整合与社会组织思想[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6 苗春荣;杨晓红;;宗教与道德的人性之维——当今社会整合的柔性之力[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05期
7 刘佰合,蒋保;科举制度的废除与社会整合的弱化[J];安徽史学;2000年03期
8 邓研华;;文化软实力的社会、政治功能浅探[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9 姚建军;;宗教在美国社会整合运行中之角色和功能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杨国荣;道德与社会整合[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志平;;社会整合视野下上海社会60年的发展与变迁[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2 翟桂萍;孙力;;社会整合: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路径——以上海社区党建为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3 钟其;;通过制度的社会整合——试论制度整合[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增武;许尧;;在社会整合中实现社会和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远太;;从分化到合作:当代社会建设的政治意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黄建新;;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兼论转型时期社会组织的复位[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罗峰;;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和谐社会视野中执政党的社会整合[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8 罗峰;;“嵌入性”视角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一种比较分析[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9 赵佳维;;村规民约:农村社会整合的一种重要机制[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胡献忠;;社会整合中的青年群众工作[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赵树坤;通过司法助益社会整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朴林;社会整合与和谐社会[N];学习时报;2007年
3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罗峰 教授;完善公共治理 促进社会整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赵海均;积极慎重地推进社会整合[N];工人日报;2000年
5 王运生;社会整合:从价值到行为[N];社会科学报;2000年
6 一溪;执政党的重要功能是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N];东方城乡报;2013年
7 谭雪;从社会整合看统一战线[N];联合日报;2006年
8 北京大学 张静;身份:公民权利的社会配置与认同[N];光明日报;2009年
9 陈光金;建构社会和谐研究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改革与创新: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的未来[N];文汇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松;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杨忠东;美国穆斯林的信仰实践与社会整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罗峰;变革社会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D];复旦大学;2006年
4 李沛;祠堂、祠堂戏剧与社会整合[D];复旦大学;2011年
5 刘惠;利益分化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贾绘泽;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涂小雨;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吕小康;社会转型与秩序变革:潜规则盛行的社会学阐释[D];南开大学;2009年
9 黄建文;新时期执政党社会整合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崔晓晖;意识形态认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思想基础[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耀国;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历史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陆琪;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当前社会整合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5年
3 肖楚舒;转型时期的社会整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4 蔡平婧;公民社会成长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现代化[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洋;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整合中的权威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刮德祥;嵌入视角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整合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何丹;从组织整合到社会整合[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文斌;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完善社会整合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佟岳芳;社会工作视域下的职业团体内部自助与社会整合[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田淑芳;李鸿章的社会整合与控制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26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2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