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物联网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0:28

  本文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物联网 技术应用 伦理道德 对策研究


【摘要】:物联网是通信网络的延伸,是全球公认的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讯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化浪潮,被誉为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就曾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与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更多关注物联网技术性问题,对其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在学界关注的显然远远不够。目前,研究物联网技术伦理问题的人比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未来物联网技术得到广泛使用时出现的伦理问题就会少。随着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如果物联网技术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国家信息泄露可能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商业信息的丢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商业损.失。因此物联网技术应用中的道德规范迫切需要发展完善。本文正是这点出发,分析物联网技术发展及应用中所存在的伦理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我国当代物联网技术伦理道德的措施。研究物联网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有助于促进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健康发展。 本文分为四个层次进行论述。首先,概述物联网的概念及其应用价值,目的是为了突出研究物联网技术应用中伦理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列举目前物联网应用中所出现的伦理问题;再次,深入分析物联网技术伦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探索解决当代我国物联网技术中伦理道德措施,为促进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应用和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物联网技术安全体系、伦理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十分重要和必要。我们应从技术、主体、法律三个视角,全力构建物联网技术安全体系、伦理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物联网产业步入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使物联网技术成为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动力和支撑。
【关键词】:物联网 技术应用 伦理道德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5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7
  • 一、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9-12
  • (一) 选题背景9-10
  • (二) 研究目的10-11
  • (三) 研究意义11-12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12-15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4-15
  • 三、基本思路与方法15-17
  • (一) 主要方法15
  • (二) 基本思路15-17
  • 第一章 物联网技术产生的背景与应用价值17-23
  • 一、物联网技术产生的背景17-19
  • (一) 物联网技术界定17
  • (二) 物联网技术架构及其特点17-19
  • (三) 物联网技术的时代特征19
  • 二、物联网技术的主要价值及作用19-23
  • (一) 在企业中的应用价值20-21
  • (二) 在农业中的使用价值21
  • (三) 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21-23
  • 第二章 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伦理道德问题23-29
  • 一、物联网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23-25
  • (一) 窃听与攻击23-24
  • (二) 欺骗与克隆24
  • (三) 破解与篡改24-25
  • (四) RFID病毒25
  • 二、物联网技术中的主要伦理道德问题25-29
  • (一) 在国家安全中潜藏的伦理问题26-27
  • (二) 在商业机密中存在的伦理现象27-28
  • (三) 个人隐私方面存在的伦理问题28-29
  • 第三章 物联网技术中伦理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29-37
  • 一、内在根源29-34
  • (一) 物联网技术研发主体的道德问题29-32
  • (二) 物联网技术使用者的道德问题32-33
  • (三) 物联网技术管理者的道德问题33-34
  • 二、外在根源34-37
  • (一) 物联网技术问题34-35
  • (二) 技术标准缺失35
  • (三) 政策法规滞后35-37
  • 第四章 我国当代物联网技术伦理道德的构建37-42
  • 一、加强物联网主体的道德建设37-39
  • (一) 加强物联网道德宣传教育37-38
  • (二) 提高物联网主体道德素养38-39
  • 二、加强物联网法制化建设39-42
  • (一) 加强物联网法规建设39-40
  • (二) 加强物联网政策建设40-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7
  • 附录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静;马洪涛;;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网络伦理构建的意义[J];才智;2010年21期

2 周兴茂;丁益;;网络伦理的现状、基本德目及实践对策[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郑洁;;网络伦理问题的根源及其治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4期

4 杨伟智;;物联网[J];党的文献;2012年03期

5 汪寅;;儒家“慎独”思想对网络伦理建设的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6 马棉;;浅析网络伦理的困境与构建[J];学理论;2011年22期

7 骆勇;;网络伦理失范过程分析:发生、表现及其成因[J];理论与改革;2010年01期

8 张晓冰;周静;邱晏;;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原因和对策[J];新闻界;2009年03期

9 史婷婷;;儒学与网络伦理的理性回归[J];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沈斌;刘渊;;物联网应用的安全与隐私问题审视[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年06期



本文编号:750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50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b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