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志愿服务道德精神及其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9 08:40

  本文关键词:志愿服务道德精神及其培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志愿服务 道德精神 培育


【摘要】: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志愿服务是公民个体或社会群体基于对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以志愿服务精神为内在的价值支撑,自觉实施或自发组织实施的、向公共社会或者社会他者无偿提供服务的伦理活动或行为。志愿服务不仅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积累的重要渠道,而且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助推器。志愿服务是一种在道德意志支配下而自觉自愿地进行的活动,贯彻的是社会公益优先的价值原则,是一种出于义务心的纯伦理行为,因而志愿服务道德精神主要有自觉自愿、互助友爱、平等尊重、无私奉献和诚信无欺等,培育这些道德精神不仅有助于提高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克服志愿服务中存在的伦理问题,而且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志愿服务道德精神培育可通过多种途径,首先,要发挥党和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保证志愿服务在总体发展上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保持一致。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内推广志愿服务,丰富和发扬道德精神,汇民心聚民力,为志愿服务道德精神培育提供最广泛、最持久的支持。再次,要注重发挥志愿服务组织的主导地位,从思想、组织和作风三个方面,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的把志愿服务道德精神在组织内部深化巩固,让志愿服务道德精神落实在每个参与者身上,并得到充分体现和彰显。最后,要高度重视志愿者的相关针对性教育,鼓励志愿者积极开展主动学习、自我教育活动,以身作则,争当模范,不断深化志愿服务道德精神的影响深度。最终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自觉自愿、互助友爱、平等尊重、无私奉献、诚信无欺的道德环境。
【关键词】:志愿服务 道德精神 培育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第一章 什么是志愿服务14-24
  • 第一节 若干界定述评14-16
  • 一、国外关于志愿服务的若干定义14-15
  • 二、国内关于志愿服务的若干定义15-16
  • 三、简评16
  • 第二节 志愿服务的内涵16-20
  • 一、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在道德意志支配下自觉自愿地进行的活动16-18
  • 二、志愿服务贯彻的是社会公益优先的价值原则18
  • 三、志愿服务是一种出于义务心的纯伦理行为18-20
  • 第三节 志愿服务的社会伦理价值20-24
  • 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22
  • 二、社会资本积累的重要渠道22
  •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领域22
  •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助推器22-24
  • 第二章 志愿服务的基本道德精神及其培育的意义24-34
  • 第一节 志愿服务的基本道德精神24-29
  • 一、自觉自愿24-25
  • 二、互助友爱25
  • 三、平等尊重25-26
  • 四、无私奉献26-28
  • 五、诚信无欺28-29
  • 第二节 志愿服务道德精神培育的意义29-34
  • 一、有助于提高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29-30
  • 二、有助于克服志愿服务中存在的伦理问题30-31
  • 三、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31-34
  • 第三章 我国志愿服务道德精神培育的基本路径34-46
  • 第一节 党和政府的指导34-37
  • 一、激发志愿服务行为34-35
  • 二、指导志愿服务道德精神的培育35-36
  • 三、建立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36-37
  • 第二节 社会舆论的引导37-40
  • 一、宣传和弘扬志愿服务道德精神37-38
  • 二、优化志愿服务的社会道德环境38-39
  • 三、培育全民志愿服务道德精神39-40
  • 第三节 志愿服务组织的规范40-43
  • 一、健全服务组织41-42
  • 二、明确服务宗旨42
  • 三、规范服务行为42-43
  • 第四节 加强志愿者的教育43-46
  • 一、加强道德教育,提升道德境界43
  • 二、丰富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形式43-44
  • 三、加强法制教育,培养规范意识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50-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广乐;试论道德精神及其现实意义[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王建伟;论战略思维中的道德精神[J];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05期

3 赵采菊;;试论设计的道德精神[J];美术大观;2011年11期

4 陈升;道德精神、道德语言与道德适用[J];道德与文明;2000年02期

5 王显春;孔孟道德精神的核心与原则[J];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6 饶世权;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精神[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李希凤;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道德精神[J];经济经纬;2004年04期

8 张红艳;高东帅;;秉承船山道德精神 构建新型和谐家庭[J];船山学刊;2006年03期

9 樊浩;;伦理感、道德感与“实践道德精神”的培育[J];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10 鲁芳;;道德精神的社会资源支持[J];伦理学研究;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品荣;塑造与崛起的大国相适应的道德精神[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孙宁华;乡贤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见”的[N];光明日报;2014年

3 山 水;“性交易”传闻与大学道德精神的重建[N];中国商报;2005年

4 北京学者 吴祚来;社会身份无碍道德精神价值体现[N];深圳特区报;2012年

5 记者 庄云锋;弘扬道德精神 建设美好济南[N];济南日报;2011年

6 付仕明;新时期教师应具有的道德精神[N];黔西南日报;2009年

7 徐中华;让道德精神引领社会风向[N];烟台日报;2008年

8 李成;“界岭”:当代道德精神的高地[N];华夏时报;2014年

9 魏建 市政协委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上海市曙光学者;研习运用佛教文化道德精神[N];联合时报;2014年

10 陈泽环;21世纪中国需要人文和道德精神[N];社会科学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丽聪;仁爱道德精神的失落及完善[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文琴;志愿服务道德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亚林;道德精神和法律精神的嬗变[D];东南大学;2005年

4 夏燕;道德精神与法律信仰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52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52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d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