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荻生徂徕的“鬼神”观及其伦理学性格

发布时间:2017-08-30 15:08

  本文关键词:荻生徂徕的“鬼神”观及其伦理学性格


  更多相关文章: 荻生徂徕 朱子 东亚儒学 伦理学 古层


【摘要】:本文并不从"近代的徂徕"去讨论徂徕学,企图从批判的角度把徂徕学放回儒学的脉络,重新思考除去近代性观点缠绕下的徂徕学,其所反映或转变的儒学伦理观点是什么?所以以"鬼神观"切入问题,乃是本于徂徕自言"先王之道,莫不本诸敬天敬鬼神者焉"的说法,希望借由徂徕的鬼神观,分析徂徕学与中国儒学的根本差异,并由此说明其伦理学性格在东亚儒学中的特殊性。本文的结论以为:徂徕的鬼神观、祭祀观中都具有鲜明的神律伦理的特色,因此若说他的说法具有西欧近代性思维的特质,恐怕言过其实。这种神律伦理的特色使得徂徕学在天人、性情及礼乐的世界上都形成了绝对性的差序格局,在人性观上则突显"中性"义。从东亚反对朱子学"天理观"之学者的意见看来,不论是中国的戴震(1724—1777)或朝鲜丁若镛(1762—1836),他们都推崇孟子学并且主张性善论,因此徂徕的论点在东亚儒者的世界中,反而显示了它的日本性。这种日本性或许可以用丸山真男在谈论日本思想史时所用的"古层"、"执拗的低音"等概念来理解。
【作者单位】: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
【关键词】荻生徂徕 朱子 东亚儒学 伦理学 古层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一、前言荻生徂徕(1666—1728)是日本古文辞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追溯先王的六经之道批判孔子后学,特别是朱熹(1130—1200)以“理气论”之形上学架构所完成的理学思想。丸山真男(1914—1996)的《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1认为朱子学是支撑德川封建体制的意识型态,因而将瓦解朱子学的

本文编号:759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59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b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