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当代英美学界“勇敢”美德研究进展及问题

发布时间:2017-08-30 21:25

  本文关键词:当代英美学界“勇敢”美德研究进展及问题


  更多相关文章: 勇敢 美德 价值 实践理性


【摘要】:"勇敢"作为"四主德"之一,在古希腊的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它是实现其他美德的条件。然而,哲学家们对勇敢的理解并未达成共识,相反,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当代西方学者对勇敢美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勇敢美德及其价值、界定勇敢的定义及构成要素、分析勇敢的类型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此外,还探讨了实践理性与勇敢的关系。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勇敢 美德 价值 实践理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9CZX030)
【分类号】:B82-09
【正文快照】: “勇敢”作为古希腊的“四主德”之一,受到哲学家们的高度重视。例如,苏格拉底认为勇敢是建立在智识基础之上由理性教导的什么该恐惧、什么不该恐惧的命令[1]。柏拉图则认为勇敢是关于真正安全和真正危险的事物、关于善与恶的知识[2]。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勇敢主要是一种理性判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吴先伍;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许卫刚;陈林;;“善”与“仁”:孔子和苏格拉底道德思想的共通之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曹兴江;;论先秦儒家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异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8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陈运春;;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王艳霞;李立家;;幸福就是拥有上帝——浅析奥古斯丁的“幸福论”[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晏辉;;论中国伦理学的三种形态[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桂丽;;也谈教育学术人生——学术的人生是至高的幸福[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6 张爱华;张有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8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9 陈忠;;实践:在世俗与神圣之间——“反省的实践观”及其哲学意义[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10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6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海萍;维柯的诗性智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微;中古罗马天主教会经济伦理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丽英;因利诚信与因义诚信[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常春;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中的公平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劲舟;马克思和谐理论视角下中道思想的当代价值[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易显;侵权责任的法哲学基础[D];湘潭大学;2010年

9 徐盼;霍布斯的法律观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周志明;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德福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书;论实践理性的观念运作[J];江淮论坛;2002年04期

2 别祖云,刘丹;实践理性的合理化[J];探索;2003年04期

3 王桂山;实践理性及其筹划本质[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5期

4 赵艳蕊;;论实践理性的合理化[J];经营管理者;2011年01期

5 哲动;;《辩证法与实践理性》出版[J];哲学动态;2012年04期

6 张晓东;;道德:生存方式的实践理性标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于洪卫;;中国传统实践理性的历史发展与局限[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8 丁大同;论实践理性及其发生学的文化历程[J];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9 马拥军;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理性视角概说[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10 任军;;实践理性视域中的和谐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蓉;;实践理性语境下的经济理性分析[A];首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杨国荣;;实践理性及其原则[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3 颜青山;;实践理性中的科学[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胡军良;;试论科学发展观的三重理性向度[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5 林晖;;康德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6 雷弯山;;数字化时代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实践理性合理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传统契约惯例中的实践理性[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张明华;法官司法实践理性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0年

3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张曙光;价值的根据何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法律理性:一种世俗的实践智慧[N];法制日报;2003年

5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海荣;司法的大众化即真理的大众化[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张国斌;吃透“三头”做到“三化”[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7 陆贵山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建设文化强国的宝贵思想资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许章润;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表现[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傅达林;“烧菜”与“审判”[N];检察日报;2012年

10 邓安庆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品质与德行力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林晖;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3 杨建;实践理性转向中的法律规范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4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李欣;辩证法视域中的善、美和目的论——从康德哲学引出的一种思考[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珊;实践理性的历史内涵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6年

2 王振州;实践理性视域下的工程思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超;实践理性维度下的法概念[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斯雄;“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陈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理性转向[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6 吴俊芳;教师专业化:教育者的实践理性回归[D];山西大学;2008年

7 宗棕;科学理性的滥觞与理性的重建[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8 黄万滨;论康德实践理性在其道德哲学中的地位[D];华侨大学;2013年

9 车辕;康德理论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过渡过程[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樊华;走向“实践理性”的德育[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61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61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e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