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高校环境教育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台湾地区高校环境教育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百废待举中,世界人口增加,同时也加速了农、工业的发展,而遗留下空气、水、土壤等的污染,在短短十几年间就使世人感到环境问题严重,因此此环境危机引发了环境教育概念的产生,经过近半个世界的发展,环境教育对于大陆和台湾的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全民关心环境议题的意识不断提高、社会群体意识为环境发出诉求越来越多。笔者对台湾环境教育做了一番研究:台湾环境教育和相关课程涉及环境觉知与环境敏感度、环境概念知识内涵、环境伦理价值观、环境行动技能、环境行动经验等五大项,从事环境教育以五大方面的专业能力为基本,是想要从事好此专业必须具备的要素;环境教育理论基础来源于永续发展教育理论,生态伦理理论,绿色消费理论,环境公民行为模式,环境教育相关法规;经历了启蒙时期,环境教育和永续发展教育理念引入阶段,教育的蓬勃开展阶段;台湾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环境意识教育,生态环境知识教育,环境价值观教育,环境行为教育;环境教育的基本方法有整合式课程教学,绿色校园的“境”教,专家指导和实践教学;环境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与企业、政府、社区合作。由此笔者通过以上研究推出了台湾地区高校环境教育对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分别有教育理论部分启示,教育内容部分的启示,教学方式部分的启示,教育途径部分的启示。
【关键词】:环境教育 生态伦理 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2-05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导论9-16
- (一)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目的9-11
- (二)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11-14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4-16
- 一、台湾地区高校环境教育的发展及理论依据16-23
-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17-18
- (二) 环境伦理学理论18-20
- (三) 绿色消费理论20-21
- (四) 环境公民行为模式21-23
- 二、台湾地区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23-26
- (一) 环境教育设计的主要内容23-24
- (二) 环境教育内容体涉及的议题和知识24-26
- 三、台湾地区高校环境教育的基本方法26-32
- (一) 整合式课程教学方法26-28
- (二) 绿色校园的“情境”教育方法28-29
- (三) 专家主导的方法29-30
- (四) 实践教学的方法30-32
- 四、台湾地区高校环境教育的基本途径32-35
- (一) 与企业合作推进环境教育32
- (二) 与政府合作深化环境教育32-33
- (三) 与社区合作细化环境教育33-35
- 五、台湾地区高校的环境教育对大陆高校的启示35-48
- (一) 以相关的生态理论指南35-40
- (二) 以完善的教材体系和专业教育人才为依托40-43
- (三)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育为方式43-44
- (四) 以环境教育法规和教育评估为保障44-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华,王建,汪洋;我国环境教育现状与若干发展建议[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1年03期
2 林宪生;文化与环境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3 高爱环,韦寿莲;对新世纪高等环境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肇庆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郝卫全;对“环境教育”概念的揭示与辨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5 高英;;基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环境教育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年10期
6 白明凤;人类·自然·辩证法──兼谈环境教育[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8年03期
7 黄婷婷;;简述日本环境教育法对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启示[J];青春岁月;2011年22期
8 王儒仿;郝辉;冯杰;;河北省环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以邯郸市为例[J];大家;2012年04期
9 徐香云;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J];环境教育;2001年04期
10 刘守旗;环境教育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玉;孙学良;王清海;;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教育[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时军;;我国环境教育立法问题探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玲;;浅谈在环境教育中的幼儿意识与行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4 周冰;;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看环境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5 王小玉;孙学良;谢静;;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教育[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6 洪文治;;小学科学课中的环境教育[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丁祖荣;;论新世纪环境教育的内容取向[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武建勇;张凤仙;;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建立环境教育基地初探[A];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9 汪国英;;普通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思考[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张进;;我国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小鹰;要深入研究环境教育的新课题[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浙江省椒江一中 邵文其;浅析环境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杨咏梅;我们的环境教育 教了什么?漏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李剑;环境教育应走向正规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5 崔建霞;方兴未艾的环境教育[N];学习时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宗建树 李庆生 杨晓娣;黑龙江夯实全民环境教育桥头堡[N];中国环境报;2006年
7 刘晓星;打造全民环境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记者 叶滨;我市开展全民环境教育[N];哈尔滨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霍峰 本报通讯员 刘桂妮;我市设立百个环境教育基地[N];青岛日报;2006年
10 姜琼仙;把环境教育作为必修课[N];云南政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时军;环境教育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李久生;环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实施案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祖强;基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全校性环境教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我国环境教育及其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赵善俊;日本环境教育及其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臧辉艳;美国环境教育及其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杨丽丽;影响中学环境教育实施的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瑞波;河北省曲周县高中环境教育的现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蔡明波;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都晓辉;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郑玉飞;生态学视野的环境教育课程[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丹丹;借鉴日本环境教育的成功经验构建我国环境教育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桃英;环境教育的本体价值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87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78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