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6 19:25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 市场经济 道德危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摘要】:自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所取得的成就世界嘱目。市场经济实现了人力、物力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劳动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对中国经济的腾飞式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经济的卓有成效与道德滑坡并存,令人堪忧。受市场经济利欲的驱使,贪污腐败、徇私枉法、见利忘义、坑蒙拐骗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消极的社会现象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败坏了社会风气,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从理论层而上对道德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滑坡之根源,寻求构想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及其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问题研究现状,力图从市场经济与道德相容性与相斥性关系中,概述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述。 论文第二大部分理清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等诸多概念的内涵,注重从经济形式的历史演进中理解概念的内在规定性,使概念的把握具有历史性底蕴。论文一方面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他律性、利己性等与道德的超功利性、自律性、利他性之间复杂的内在相斥性,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屡见不鲜的不道德现象,并非单纯的文化或心理原因所致,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另一方面论文还着重强调市场经济与道德在历史进程中的相容性,表明经济异化现象在历史领域中的不可避免性,恰恰异化的充分发展,构成了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建立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论文第三部分,着重描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危机在各领域的表现,试图剖析出道德失范现象的根源,从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关系中寻求二者相容的契机及其相关解决路径。本文认为,造成目前中国道德滑坡的根源是由于市场经济与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兼容所致,具体表现为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功利性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另外,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背后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支撑,来寻求中国的市场经济精神,设法将入世的儒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重视制度的运用,对公平、正义的关注度着重提高,特别是涉及到民生的公平、正义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两个文明”共同发展;当然,归根到底,大力发展生产力,充分发展市场经济从而扬弃这一阶段,实现共产主义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所在。以上所述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相容一致创造了可能性的现实条件。
【关键词】:道德 市场经济 道德危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3.9;B82-053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问题研究综述12-16
  •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之问相容与相斥关系研究综述12-14
  • (1) 市场经济与道德相容关系研究综述12-13
  • (2) 市场经济与道德相斥关系研究综述13-14
  • 2.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危机根源与消除危机之途径研究综述14-16
  • (1)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危机根源研究综述14-15
  • (2) 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危机消除途径研究综述15-16
  •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道德透视16-31
  • 1.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概念之内涵16-22
  • (1) 市场经济概念之内涵16-19
  •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之内涵19-20
  • (3) 道德概念之内涵20-22
  • 2. 市场经济对道德信念的遏制22-27
  • (1) 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对道德超功利性之遏制22-23
  • (2) 市场经济的利己性对道德利他性的遏制23-24
  • (3) 市场经济条件下活动的手段性对道德行为的目的性遏制24-26
  • (4) 市场经济的他律性对道德行为自律性的遏制26-27
  • 3. 市场经济对道德的间接性增益27-31
  • (1) 市场经济的物质创造奠定了道德发展基础和前提27-28
  • (2) 市场经济的平等观念提供了培养平等的道德主体的条件28-29
  • (3) 市场经济的契约观念为自主道德个体的发展开辟空间29-31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危机的根源及消除的可能性与途径31-42
  •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危机的表现31-32
  • (1) 经济领域的表现31
  • (2) 政治领域的表现31-32
  • (3) 文化领域的表现32
  •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危机的根源32-36
  • (1)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侵蚀33-34
  • (2) “经济人”的利己性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削弱34
  • (3) “经济人”人的手段之功用对社会主义道德的挑战34-35
  • (4) “经济人”对社会主义道德自律的冲击35-36
  •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危机消除的可能性和路径36-42
  •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危机消除的可能性36-39
  •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危机消除的路径39-42
  • 结束语42-43
  • 参考文献43-47
  • 致谢47-4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庆杰;;现代性社会的伦理命运与道德困境[J];道德与文明;2008年04期

2 邹平林;;道德滑坡还是范式转换?——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境及其出路[J];道德与文明;2011年02期

3 胡希宁;范彩军;李峰;;培育社会主义市场道德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J];理论学刊;2011年03期

4 刘爽;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究[J];求是;2001年06期

5 姜涌;市场经济建构中的社会公正问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陈学明;;马克思的公平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1期

7 龚建国,秦拯;经济与道德的文化悖论及其对策[J];探索;2002年02期

8 刘陆鹏;健全社会负控机制——新阶段改革的重要课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9 赵景来;关于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述要[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10 章海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价值的同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本文编号:804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04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5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