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2:44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代农民工 家庭道德 家庭道德教育


【摘要】: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新生代农民工逐步呈现在社会工作的多个领域,同时以重要的社会角色投入城市建设。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外出务工人员的主体,正处于婚恋和生育高峰期的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外出务工,使这一群体的家庭规模、家庭功能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离家外出务工导致夫妻情无所归,子女幼无所教,父母老无所依,家庭成员生活质量难以提高,因而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问题凸显重要。本文着重关注于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研究。第一章,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的基本单元——家庭做了重要的分析。从代际变迁、家庭变迁和成员关系变迁的三个方面的变化过程和表现特征来描述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社会变迁情况;第二章,对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产生的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其问题主要是家庭道德教育目的存在偏差,家庭道德教育内容落后和家庭道德教育方法单一;同时也从道德教育社会环境的缺失、道德教育功利思想的干扰和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环境不稳定以及家庭施教人自身素质偏低等方面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三章,对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和外国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手段进行分析,从中西方的对比中得出启示:1、保持优良传统,与时俱进;2、结合本国国情,借鉴优势;3、正确面对不足,积极完善;4、吸取西方家庭道德教育的教训。第四章,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提升有效路径。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教育主体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其次,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紧跟时代发展;第三,新生代农民工家庭要积极尝试改进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将传统命令式转变为平等对话式;第四,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家庭、社区、学校统一的教育机制;第五,全社会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道德教育大环境。本文希望通过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有关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提升社会个体素质,优化社会道德环境,以期对实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家庭道德 家庭道德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12.6;B82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7
  • 一、问题的提出10
  • 二、选题的依据10
  • 三、选题的意义10-11
  • 四、研究内容11-15
  • 五、研究方法15-16
  • 六、理论创新和存在不足16-17
  • 第一章 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社会变迁17-27
  •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代际变迁17-21
  • 一、第一代农民工群体的形成与特征分析17-18
  •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和特征分析18-19
  • 三、农民工的代际差异比较19-21
  •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变迁21-24
  • 一、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产生的社会背景21-22
  • 二、传统农村家庭的特征分析22-23
  • 三、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功能变化23-24
  • 第三节 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成员关系变迁24-27
  • 一、以祖辈为主的留守家庭24-25
  • 二、以母子关系为主的家庭25
  • 三、以留守老人为主的空巢家庭25
  • 四、以就业地居住的完整家庭25-27
  •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27-34
  •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变化对家庭道德教育产生的影响27-29
  • 一、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结构逐渐松散,成员间感情淡化27-28
  • 二、新生代农民工家庭观念逐渐淡化,成员间沟通减少28
  • 三、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功能逐步分化,,道德教育功能弱化28-29
  •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29-31
  • 一、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理念存在偏差30
  • 二、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内容落后30
  • 三、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方法单一30-31
  • 第三节 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31-34
  • 一、社会环境中道德教育缺失31
  • 二、教育过程中功利思想干扰31-32
  • 三、道德教育中家庭环境的不稳定32-33
  • 四、家庭教育者自身素质偏低33-34
  • 第三章 中外家庭道德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的启示34-46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目的、内容和手段34-40
  • 一、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目标34-36
  • 二、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内容36-37
  • 三、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方法37-40
  • 第二节 西方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手段40-42
  • 一、西方家庭道德教育目的40
  • 二、西方家庭道德教育内容40-41
  • 三、西方家庭道德教育手段41-42
  • 第三节 中外家庭道德教育的有关启示42-46
  • 一、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保持传统家庭美德42-44
  • 二、借鉴西方文化优势,建立现代家庭成员关系44-45
  • 三、正确对待我国家庭道德教育中的不足45
  • 四、吸取西方家庭道德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45-46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家庭道德教育提升路径46-56
  • 第一节 转变家庭道德教育观念46-48
  • 一、认识到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46-47
  • 二、明确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47-48
  • 第二节 优化家庭道德教育内容48-50
  • 一、普及道德教育基本理念48-49
  • 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家庭道德教育内容49-50
  • 第三节 改进家庭道德教育方法50-52
  • 一、提升施教者素质50-51
  • 二、采用开放教育法51
  • 三、注重身教示范法51-52
  • 四、把握严慈相济法52
  • 第四节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52-54
  • 一、政府政策支持52-53
  • 二、加强社区建设53-54
  • 三、学校教育的指导和合作54
  • 四、充分利用大众传媒54
  • 第五节 营造和谐家庭德育环境54-56
  • 一、注重家庭内部环境塑造54-55
  • 二、建立和谐民主的亲子关系55-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维利;;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10期

2 严翅君;;警惕:新生代农民工成“职业枯竭”早发群体[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3 王常柱;;孝慈精神:中国家庭道德教育的形上依据[J];晋阳学刊;2012年06期

4 赵娴;;浅议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绍临;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困境与制度创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06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06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c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