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湛若水的人性论与德性修养理论发微

发布时间:2017-09-12 18:51

  本文关键词:湛若水的人性论与德性修养理论发微


  更多相关文章: 人性论 德性修养 知行并进 境遇性 亲身性


【摘要】:湛若水以"天理"为道德根据,为其由参差不齐之现实人性回复到本然之性的德性修养理论奠定了基础。在湛若水这里,作为规范理性的天理并不与主观对立,它植根于吾人心中自然发出的道德感,因而能为道德努力提供动力支持。他以"随处体认天理"为核心的德性修养理论,将认知、实践与境界融为一体,兼具境遇性、亲身性与习熟性等品格,体现出他对道德实践的审慎思考与复杂体察,并向细密化和深层化迈进。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人性论 德性修养 知行并进 境遇性 亲身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X042)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创新计划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宋代以来的儒家学者在人性问题上往往采取本然与实然两个层面的进路,将其分为本然之性的纯粹至善与实然之性的良莠不齐,从而为德性修养理论的建构提供可能。在由实然之性回复本然之性的过程中,个体通过持续地修养、锤炼,将德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成就至善人格。湛若水(1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王光辉;;荀子道德论新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裴骞;;朱子《中庸章句》“慎独”解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杨柏岭;;刘熙载“厚而清”艺术理念评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邓文涛;;牟宗三对儒家道德形上学的现代诠释——以《中国哲学的特质》为中心的考察[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郭振香;孔子尚情哲学的际遇与气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朱洪举;;“经”应如何阐释——论徐复观的“天命”解中隐含的经典阐释方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胡素杰;;牟宗三之“三统并建说”[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孙景山;;探析张载建构之气与二程建构之理[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周海涛;;从“守约”看孔孟心性论的不同及对宋明理学的影响[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立华;;论张载哲学中的感与性[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田智忠;;即气论仁——朱子仁学思想的精神特质[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田智忠;;朱子“中和之悟”的工夫论解读[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闵仕君;;论牟宗三先生的道德形上学建构[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5 赵杰;;两种“生命的学问”——从比较研究方法看儒学与基督教“会通”之途径[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五辑[C];2007年

6 李易中;;大禹的人格世界与文学形象[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国文论的道与艺[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3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吕伟;体用之间[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张小明;黔中王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胡岩;重建理想的自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芳华;徐复观文化哲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宏;《人谱》与蕺山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利娟;谢良佐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汤青岚;邹守益伦理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聂增;浅论牟宗三的政治哲学思想[D];南昌大学;2010年

6 刘丽妃;黄宗羲《孟子师说》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尹娣;荀子人性论中的教育思想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周后燕;陈荣捷朱子研究述评[D];西北大学;2011年

9 卢运霞;周敦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国凤;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及其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汉民;湛若水的伦理思想[J];船山学刊;1996年01期



本文编号:838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38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6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