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现代社会的道德人格——论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17-09-12 23:16

  本文关键词:现代社会的道德人格——论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


  更多相关文章: 人格 集体表现 纪律 依恋 理性


【摘要】:本文尝试从人格的概念入手,来理解涂尔干道德教育的意图和实践。在涂尔干看来,现代社会危机的重要面向正是虚假的抽象理性和原子化个体对社会的疏离。但另一方面,试图抹消人格、强行赋予个人某种"整体性",也会造成狂热和集权。只有调和人格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令前者将后者纳入自身,超越主观抽象和任意,才能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机结合。而学校教育正是旨在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使人尊重权威、亲爱朋友、拥有理性,从而与集体的道德生活相统一。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人格 集体表现 纪律 依恋 理性
【基金】: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创新团队项目(2014CXTD03);中国政法大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ZFG84003)
【分类号】:B82-0
【正文快照】: 一、引T 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最不愿意遇上的,往往是这样一种人:他的逻辑极为清晰,思路非常明确,三言两语,问题似乎就已分析透彻,但听者仔细一琢磨,却发现根本经不起推敲。表面上他的思路似乎一清二楚,其实却是用几个大而无当的概念在虚构的逻辑里转来转去,肆意简化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芳琴;;涂尔干道德三要素的思想及其特点[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朱金春;王入仕;;资本主义文化的宗教形式——以涂尔干的宗教分析为框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赵丹;;涂尔干与杜威道德三要素之比较分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魏文一;;涂尔干:和而不同[J];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10期

5 黄玉磊;;涂尔干的伦理学思想及对其道德三要素思想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6 阎莉;康中和;;涂尔干社会学宗教观解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7 高旭平;涂尔干道德社会学思想简略评介[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8 胡水君;;社会理论中的惩罚:道德过程与权力技术[J];中国法学;2009年02期

9 李昱祺;;涂尔干社会学思想解读[J];群文天地;2012年07期

10 蔡丽萍;;布朗对涂尔干学术遗产的承继与发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张兆曙;;涂尔干的遗产和遗憾[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自强 渠敬东 姚福燕;涂尔干的现代性主题:道德个人主义与法团公共性[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2 李英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把科学理性主义拓展到人们的行为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胡炼刚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重访涂尔干的社会学认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龚丹韵;友善互动的环境,是良药[N];解放日报;2014年

5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董凯;《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方旭东;双重荒诞[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田建明;涂尔干及其对社会学人类学的贡献[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渠敬东;如何阅读杜尔干[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9 邓晓芒;涂尔干宗教学方法论的误区[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10 秦晖;价值关怀与实证研究[N];南方周末;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君;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王迅;涂尔干社会理论的文化之维[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3 于鹏;涂尔干的社会观与现代个体的林中路[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4 田峗;涂尔干职业伦理思想的核心特质与借鉴价值[D];复旦大学;2014年

5 贺淑娜;涂尔干《社会分工论》中的法律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6 王涣婷;社会转型视域下现代性道德的重构[D];复旦大学;2014年

7 蔡振东;涂尔干与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之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8 张贯磊;作为道德共同体的理想社会[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9 陈松凤;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龚志通;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40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40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