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公众责任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2:21

  本文关键词: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公众责任伦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文明 责任伦理 公众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在科技力量下取得的物质成果愈加丰富的同时,人类逐渐迷失在对自然界的征服中。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不断扩张的主体意识导致人对自身与自然相依共存的统一关系的漠视,对自然价值理性的忽视使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人文责任,导致生态伦理困境的出现,由此引发系列环境问题。基于上述原因,迫切需要责任伦理作出意识引导和道德推动。责任伦理由马克斯.韦伯最早提出,,其区别于信念伦理,强调对事前责任的预见和事后责任的主动承担,其倡导提前负责的精神,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公众是环境行为的主体,是众多个体构成的集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责任伦理品格对实现生态文明有重要影响,因而以公众为责任主体研究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伦理,是重要也是必要的。 文章首先对本论题的研究背景作了概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与难点作了综合阐述。接着从责任伦理学的产生背景、责任伦理的内涵、价值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引出对生态问题的伦理反思,围绕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的自然伦理观进行了阐述分析,在此基础上反思人对自然意识的缺乏与自然对人的报复,并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倡导和践行责任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并从两方面对此进行论述。一方面,进一步分析阐释生态文明是人同自然“和解”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对责任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进行探析。 接着进一步分析论证公众责任伦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围绕公众责任伦理的内涵和公众生态责任的形成以及公众责任伦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公众生态责任的形成,主要从公众的本质属性、公众的社会角色特点、公众的存在价值三方面进行剖析。在分析公众责任伦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先阐明公众行为与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进而指出恪守公众责任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并对此进行哲学及伦理原因分析。 在明确责任伦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后,对公众责任伦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本要求进行了重点分析论证。首先,从生态责任伦理中的主体和客体涵义、生态责任主体与责任客体的交互影响、生态责任主体与责任客体和谐共生三方面对生态责任主体与责任客体间相依相存的统一关系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公众意志自由与生态责任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公众意志自由是公众承担生态责任的前提、生态责任是实现公众意志自由的保障、公众意志自由与公众生态责任在矛盾中统一这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再次,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公众对未来环境行为及责任作出前瞻性考量、要求公众对未来环境行为后果提前负责两方面对生态文明中强调公众对环境行为的责任预见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责任、履行生态文明的环境责任是公众对自我的内在伦理要求、强化生态责任意识有利于增强公众履行未来生态责任的自律性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公众对未来责任的自觉履行进行了全面剖析。 在完成以上论述后,文章最后理论联系实际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责任伦理的践行路径。从强化教育引导,培育公众生态责任自觉意识、发挥舆论导向功能,营造关护自然的社会文化氛围、建立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方面阐述了公众生态责任培育的实践路径。这为践行公众生态责任提供了实践指导。
【关键词】:生态文明 责任伦理 公众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
  • 1.1.1 当代环境问题凸显呼吁公众责任伦理11
  • 1.1.2 生态伦理困境的现实吁求公众责任伦理11
  • 1.1.3 公众生态责任感的缺失呼唤责任伦理精神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4
  • 1.3.1 研究目的14
  • 1.3.2 研究意义14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4-15
  • 1.5 论文创新与研究难点15-16
  • 第2章 责任伦理: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文化基础16-33
  • 2.1 责任伦理概述16-25
  • 2.1.1 责任伦理学产生背景16-19
  • 2.1.2 责任伦理的内涵19-21
  • 2.1.3 责任伦理的价值21-25
  • 2.2 生态问题的伦理反思25-30
  • 2.2.1 “以农业的方式占有自然”时代的自然伦理观25-27
  • 2.2.2 “从科学技术上全面支配自然”时代的自然伦理观27-28
  • 2.2.3 人对自然责任意识的缺失与自然对人的报复28-30
  • 2.3 倡导和践行责任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30-33
  • 2.3.1 生态文明是人同自然“和解”的必由之路30-31
  • 2.3.2 责任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31-33
  • 第3章 公众责任伦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意义33-41
  • 3.1 公众责任伦理的内涵33-35
  • 3.2 公众生态责任的形成35-38
  • 3.2.1 公众的本质属性决定35-36
  • 3.2.2 公众的社会角色特点决定36-37
  • 3.2.3 公众的存在价值决定37-38
  • 3.3 公众责任伦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8-41
  • 3.3.1 公众行为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38-39
  • 3.3.2 恪守公众责任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39-41
  • 第4章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责任伦理的基本要求41-53
  • 4.1 强调生态责任主体与责任客体的相依相存41-43
  • 4.1.1 生态责任伦理中的主体和客体涵义41
  • 4.1.2 生态责任主体与责任客体的交互影响41-42
  • 4.1.3 生态责任主体与责任客体和谐共生42-43
  • 4.2 强调公众意志自由与生态责任的辩证统一43-47
  • 4.2.1 公众意志自由是公众承担生态责任的前提43-44
  • 4.2.2 生态责任是公众实现意志自由的保障44-46
  • 4.2.3 公众的意志自由与公众生态责任在矛盾中统一46-47
  • 4.3 强调公众对环境行为的责任预见47-49
  • 4.3.1 要求公众对未来环境行为及责任作出前瞻性考量47-48
  • 4.3.2 要求公众对未来环境行为后果提前负责48-49
  • 4.4 强调公众对未来责任的自觉履行49-53
  • 4.4.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责任49-50
  • 4.4.2 履行生态文明的未来责任是公众对自我的内在伦理要求50-51
  • 4.4.3 强化生态责任意识有利于增强公众履行未来生态责任的自律性51-53
  • 第5章 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责任伦理的践行路径53-57
  • 5.1 强化教育引导,培育公众生态责任自觉意识53-54
  • 5.1.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53
  • 5.1.2 大力培育企业的生态责任文化53-54
  • 5.1.3 有效利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功能54
  • 5.2 发挥舆论导向功能,营造关护自然的社会文化氛围54-55
  • 5.2.1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价值导向作用54-55
  • 5.2.2 重视公众言论传播的道德监督作用55
  • 5.3 建立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55-57
  • 5.3.1 引导企业建立绿色生产方式55-56
  • 5.3.2 倡导消费者建立绿色环保消费方式56-57
  • 结语57-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婧;风险社会与责任伦理[J];道德与文明;2004年06期

2 赵培杰;科技发展的伦理约束和科学家的道德责任[J];道德与文明;1999年01期

3 陈来;谁之责任?何种伦理? 从儒家伦理看世界伦理宣言[J];读书;1998年10期

4 潘自勉;理性与生活意义——关于责任伦理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5 郭镭,张华;生态文明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贵州环保科技;2003年01期

6 张首先;张俊;;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生态责任的困境与培育[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牛凯;杨盛军;;生态伦理何以可能:一种责任视角[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陈墀成;邓翠华;;论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目的的统一性——兼谈主体生态责任的建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贺来;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与“责任伦理”的自觉[J];江海学刊;2004年04期

10 任爱玲;科学家伦理责任的哲学思考[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6期



本文编号:847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47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0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