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朱熹伦理思想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
本文关键词:浅论朱熹伦理思想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借鉴意义
【摘要】:朱熹伦理思想在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具有鲜明的特色,其"理一分殊"的理论基础;"人性二重论"的道德起源;"居敬、穷理、存养、省察"的修养方法 ;"明志向、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自评—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思想均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必须重视以德治国,构建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至善的道德人格品质;重视知行合一,形成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重视自评他评结合,建立全面的道德评估体系,以推动当代中国思想道德建设。
【作者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关键词】: 朱熹 伦理思想 道德建设
【分类号】:B82-092
【正文快照】: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以后又一位思想大师,他所倡导的思想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朱熹的伦理思想在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其鲜明的特色。虽然朱熹伦理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维护封建社会秩序,不可避免地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雄雄;朱熹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冰;;也说告子的“不动心之道”——与董卫国先生商榷[J];船山学刊;2014年01期
2 林博瑜;;儒家人本思想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正面影响[J];北方经贸;2014年05期
3 朱长利;;“无友不如己者”疑义辨析[J];大众文艺;2014年11期
4 肖群忠;;家风家规与立德树人[J];中国德育;2014年10期
5 刘华荣;;“花儿”对西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6 熊帅;;“中庸”释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8期
7 唐继华;;从袁了凡事迹看经典注解对人的命运的影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邹雁;谭静怡;;议中庸思想对企业文化的整合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16期
9 王珩;;中西“中庸”思想试论——以东方中庸思想为主[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10 张业康;;“舍”“摄”“入”“夺”“即”——方以智的“十错”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瑞雪;科举废止前后的晚清社会与文学[D];武汉大学;2013年
2 刘华荣;儒家教化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3 田薇;宗教性视阈中的生存伦理[D];山东大学;2014年
4 陈祥龙;作圣之基-《论语》教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田杰英;《礼运》社会理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6 褚海萍;节俭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7 张鸿;《宇宙与意象》研究及中国古代宇宙诗学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8 冯丕红;道德承续论[D];中南大学;2014年
9 薛凌;利科叙事视角下理雅各《左传》译本中的“三重具象”[D];河南大学;2014年
10 韩章勇;先秦儒家德寿思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林飞;先唐兄弟谣谚探析[D];广西大学;2012年
2 朴正雄;韩国东学的天人观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王文亚;伦理学视角下弱势感蔓延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白峰;春秋战国时期“圣王”观念的建构与嬗变[D];山西大学;2013年
5 黄陆希;德清与岭南禅学[D];广州大学;2013年
6 王飞;修养论视域下的“致良知”及其价值[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7 石中玉;论曹端理学思想[D];湘潭大学;2013年
8 欧阳欣欣;李石岑的教育哲学思想解读[D];湘潭大学;2013年
9 任怡姗;晚明清言小品与儒家文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10 余佳润;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构建的德性基础及其实践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晓萍;浅谈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J];北方论丛;1997年01期
2 郭齐家;宋明理学道德教育思想散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3 涂爱荣;;试论朱熹德育方法中的五个“相结合”原则[J];道德与文明;2006年02期
4 萧仕平;;两种道德要求的分疏和转换——朱熹的“诚”、“信”之别及其对当代诚信道德建设的启示[J];道德与文明;2010年06期
5 王敬华;;朱熹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德育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6 俞斌,,瓯石;略论朱熹的教育思想[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7 陈浩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8 崔华前;;朱熹的德教方法及其现代价值[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何继龄;;中国古代书院重德传统及其现代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10 王富红;;朱熹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迪勇;梁启超与中国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型——读吕滨《新民伦理与新国家:梁启超伦理思想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2 阎顺利,孙金生;论爱因斯坦的伦理思想[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3 刘锡钧;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研究的新探索——评《经济学家的道德追问——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2年02期
4 周宇;天下为公——孙中山伦理思想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2年05期
5 石世奇;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之作——读《中国伦理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邓小平伦理思想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5期
6 熊坤新;张少云;;藏族伦理思想研究之我见[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程洁;刘可风;;中西方早期“和谐”伦理思想比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熊坤新;我国少数民族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道德与文明;1988年02期
9 章海山;;中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初探[J];学术研究;1993年02期
10 姚卫群;印中伦理思想比较[J];亚太研究;199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玉花;;瞿秋白伦理思想探微[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2 朱馥生;;孙中山对我国传统道德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3 马平;;回商伦理思想及其他[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4 余玉花;;瞿秋白伦理思想探微[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5 李权兴;吴焕发;;李大钊伦理思想泛论[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6 崔梅;;孟子伦理思想与卢梭伦理思想的相同点[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7 唐凯麟;王泽应;;毛泽东伦理思想论要[A];毛泽东研究总第1辑2006年第1辑[C];2006年
8 袁志平;;邓小平伦理思想初探[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9 倪愫襄;;制度伦理思想的儒法之争[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李秋心;杨中梁;;孔子的伦理思想与市场经济[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希仁;经济学家的道德追问[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高惠珠;融民族传统伦理于当代社会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田永胜;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N];光明日报;2001年
4 张荣;自私与同情的和谐[N];光明日报;2002年
5 王泽应;中国伦理学研究回眸[N];光明日报;2000年
6 袁礼辉;孙中山伦理思想及特征探析[N];团结报;2014年
7 靳凤林;“礼”之意义镜像的伦理学透析[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忠龙;先秦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张伯晋;法家伦理思想体系的最终建构[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yN;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剑旄;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德炎;人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伦理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陈万球;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石峰岗;曾国藩人才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小波;左宗棠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顾世群;《古兰经》伦理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刘文波;王安石伦理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云飞;傅山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鲁红伟;论中国民本伦理思想在服务型政府构建中的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唐勇;霍布斯契约伦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杨明熙;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5 熊若言;邓小平分配伦理思想及其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沁;列宁分配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夏;孟子民本伦理思想及其价值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纪已睿;绿党的伦理思想及启示[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徐英淑;论《春香传》中的伦理思想[D];延边大学;2000年
10 王彬;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49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493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