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伦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学进路的五重辩护
本文关键词:对于伦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学进路的五重辩护
更多相关文章: 伦理学 基因决定论 兼容论 自由意志论 非还原的物理主义
【摘要】:以基因科学、演化生物学、神经科学与生物化学等二级学科为骨干的现代生物学所提供的思想资源,目前已经被海外人文社科界充分运用于对于人类与动物的利他主义行为的解释,并由此催生出"演化伦理学"、"神经伦理学"这些崭新的综合性学科。但在国内哲学界,伦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学进路依然遭到了某些观念上的抵制,使得相关西方学术思想的传播仅仅被局限在"生物学哲学"的小圈子内,却未能对整个国内的伦理学研究产生明显的"鲶鱼效应"。本文涉及的对"伦理学研究中的生物学进路"的负面批评意见包括:1.既然我们无法将丰富的心灵生活指派给动物,因此,我们也就无法像演化论所建议的那样,在动物心灵中寻找人类道德意识的生物学根源;2.生物学进路的伦理学没有为自由意志留下地盘,因此也无法对道德的根源作出说明;3.生物学进路的伦理学研究蕴含了"基因决定论";4.生物学进路的伦理学研究会边缘化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的输出过程所扮演的角色;5.生物学进路的伦理学研究无法解释伦理规范的客观性维度。对此,笔者认为:1.动物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允许我们将相对丰富的精神生活指派给动物,因此,在动物的意识世界中寻找人类道德意识的演化论根源,并非缘木求鱼;2.演化进路的伦理学不一定就要与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决定论思想相互捆绑,它也完全可以与"兼容论"思想相互匹配,并由此为解决自由意志论与决定论之间的争论作出贡献;3."基因"只能在"潜能"的层面上预测个体的行为取向,却无法在"现实"层面上预报个体的实际行为输出。因此,即使从基因科学那里获得了诸多思想养料,生物学进路的伦理学也与所谓的"基因决定论"毫无瓜葛;4.通过引入"非还原主义的物理主义"的思想框架,我们其实能够很好地说明一种基于生物学描述的伦理学是如何安顿道德的主观现象感受的;5.生物学研究所揭示的自然秩序,其实也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客观性维度提供某种说明,而且,诸种试图将生物学所揭示的自然秩序与伦理秩序对立的思想实验,其实都是站不住脚的。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本文将说明,为何通过与生物学的结盟,伦理学研究非但不会被科学话语边缘化,相反还可能借此获得新生。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伦理学 基因决定论 兼容论 自由意志论 非还原的物理主义
【基金】: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020),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认知科学对于当代哲学的挑战——心灵与认知哲学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817)的资助
【分类号】:B82-057
【正文快照】: 一、导论众所周知,在伦理学研究中存在着“描述伦理学”(normative ethics)与“规范伦理学”(descriptiveethics)的区分。前者的任务是对人类“为何具有特定的道德意识与伦理风俗”作出事实sIsI层面上的解释;而后者的任务,则是从规范性的角度去讨论人类应当sIsI具有怎样的道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应;专题研讨:生态经济伦理学研究[J];东南学术;2001年03期
2 王茂林;加强伦理学研究 开拓道德建设新境界——为《伦理学研究》杂志创刊而作[J];伦理学研究;2002年02期
3 ;《光明日报》报道《伦理学研究》创刊[J];伦理学研究;2003年02期
4 杜振吉;我国伦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倾向及其缺陷[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谭忠诚;陈少峰;;20世纪中国伦理学研究的学术衍变[J];道德与文明;2006年06期
6 ;“新伦理学研究”开栏语[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王常柱;;一部政治伦理学研究的力作——读阎钢教授的《政治伦理学要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8 李建华;冯昊青;;核伦理学研究的转型与走向[J];哲学研究;2008年04期
9 杨通进;;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伦理学研究的思考[J];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10 ;《伦理学研究》扩版启事[J];伦理学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华;;法律伦理学研究的时代使命——国内法律伦理学30年研究综述及展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孙春晨;;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的三个理论论争[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3 曾建平;;关于伦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建设的几个问题[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潘忠宇;李伟;;民族伦理学研究的回顾与期望[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斯仁;王晶;;中国少数民族伦理学研究30年——以蒙古族为例[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杨秀香;;价值取向的理论反思与科学发展观[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李光耀;;伦理学是修身学[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孔润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论伦理学的发展(摘要)[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志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十五大热点问题[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孙海霞;童谨;;当代中国经济伦理研究的新进展——市伦理学会等承办全国经济伦理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泓;经营伦理学引起业界关注[N];组织人事报;2003年
2 马进;伦理学基本问题商榷[N];光明日报;2007年
3 西北大学 胡军良;开显伦理学研究的“性别”之维[N];光明日报;2012年
4 甘肃政法学院 王瑞萍;一部富有特色的伦理学研究著作[N];甘肃日报;2014年
5 王长宗 周芮正 薛志平;开拓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N];河北日报;2002年
6 唐凯麟;新闻伦理学的新创获[N];湖南日报;2001年
7 湖北大学 戴茂堂;敞开伦理学的情感维面[N];光明日报;2010年
8 唐代兴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灾疫伦理学的全景蓝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彭定光;近年来伦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N];光明日报;2013年
10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教授 龚群;国外伦理学研究前沿探析[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钟晶珍;亚里士多德友爱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沈莉蓉;中国新闻伦理学研究模式的反思与探索[D];暨南大学;2015年
3 王文亚;伦理学视角下弱势感蔓延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思宇;政府公共决策公正的伦理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申会娜;新闻侵害名誉权的伦理学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吴琼;伦理学视阈下的“走捷径”治理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50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5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