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孔子孝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9-17 06:02

  本文关键词:孔子孝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孔子 正能量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道德之本,是中华文化之根。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孔子是对孝特别关注者之一,他从"奉养与敬养"、"无违与谏诤"、"慎终与追远"等多层面建构了一套完整地儒家孝论思想体系。孝和礼、仁的特殊关系也使孝发挥了其特殊的政治功能。所以正确认识孔子孝论,发掘儒家"教化"的科学内涵,对培育人们的社会正能量即感恩意识、家庭美德和社会和谐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
【关键词】孔子 正能量
【分类号】:B222.2;B823.1
【正文快照】: 孝观念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伴随着父系制家庭以及父子关系的明确而产生的。到西周时,孝已是普遍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由原来的祭祀神灵、祈求保佑向做人求善、孝敬父母的方向过渡。而到了孔子,他在总结孝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礼乐崩坏的社会现状,把孝系统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治国;浅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一些看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覃江华;;典籍英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初探——以《论语》的六种英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黄书亭;;哲学视域中的危机管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章礼强;汪文珍;;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李毓章;;德国近代泛神论繁荣的精神缘由——以埃克哈特与斯宾诺莎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汤文曙;全球化的人学意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蒋大椿;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J];安徽史学;2004年01期

9 吴怀祺;;史学话语权与20世纪的中国民族史学——兼说10卷本《中国史学思想通史》[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10 曾兆晖;艾利娜;;理性视角下的法的目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克W,

本文编号:867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67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5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