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公正的解释框架——兼论超越伦理话语框架之可能
本文关键词:理解公正的解释框架——兼论超越伦理话语框架之可能
更多相关文章: 公正 伦理话语 话语框架 话语体系 政治诠释学
【摘要】:人类的公正思想源远流长又恒久弥新。在公正思想滥觞中,形成和产生了不同的公正理论,而在各种公正理论的发展、争论与交互影响的过程中,公正的话语框架也逐渐显现并确立成型。以亚里士多德、康德、罗尔斯等典型的公正话语框架为例,可以发现伦理话语框架在公正的话语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而其本质即共同的话语基础则是"应得正义观"。通过考察"应得正义观"及建构其上的伦理话语框架,其原始假设"世界基本上是公正的"值得商榷。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特定或相似的公正的共同话语框架——伦理话语框架。要理解公正的话语框架,应该跳出伦理话语框架思考公正概念、公正理论与公正话语的内在关系,这需要一种基于且服从于理解的解释思维——政治诠释学。在理解公正的过程中,政治诠释学所建构的话语框架的思维形式、解释路径和反思逻辑,能有效反思公正的伦理话语框架,进而以政治诠释学的话语框架批判并超越理解公正的伦理话语框架的可能局限,以期解放对公正的理解。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公正 伦理话语 话语框架 话语体系 政治诠释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公正话语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3CZZ002)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前沿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ZD01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矿业大学基础与新兴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04212)的年度研究成果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资助项目的系列成果之一
【分类号】:B82-051;D08
【正文快照】: 在关于公正理论的讨论中,伦理话语框架1历来占据核心地位。而“应得正义观”是构成伦理话语框架的核心理论建构。在公正理论的历史演进中,公正原本并非是一个独立性总括范畴,其是必须存在于一定的“解释框架”之内的关系性总括范畴。但是,随着伦理话语框架的形成与发展,不同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亓光;;试论政治诠释学的根本任务、核心范畴与基本方法[J];政治学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军;;确定性追求与自我的失落——考察前现代人生存境遇的一个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张能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形而上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单传友;;时间间距:意义的创生之渠——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彭启福;;理解与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种诠释学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彭启福;哲学诠释学中的“问题意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牛文君;;具体化:关联伽达默尔诠释学和实践哲学的重要概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张能为;;文化、语词与文明:伽达默尔的文化理解与现代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欧阳友权;;数字化的哲学局限与美学悖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东方朔;;理性、现代性与中国哲学的未来——兼评新儒家对传统哲学现代转化之探寻[A];《与孔子对话——论儒学的现代生命力》——上海文庙第三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能为;;伽达默尔与形而上学问题[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陈新汉;;哲学视域中的人民主体[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4 覃小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生成路径新探[A];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3 晋运锋;当代功利主义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应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视角的成人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穆随心;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耿淑玲;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夏旭晖;我国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刘兴;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论证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明华;对审美生存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钟广;我国监狱监管效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苗苗;论伽达默尔的问答逻辑[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蒋涛;论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经验[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莎莎;小学语文新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活体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闫红丽;实践取向的美国职前教师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杨博;试析分配正义中的应得[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永流;出释入造——法律诠释学及其与法律解释学的关系[J];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赣;劳承万;;美学的学科形态与框架范式[J];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红雁;岳建伟;李连东;孙新生;魏锟;;框架基础形式的选取[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蔡辉;高嵩;沃伟峰;刘高平;;基于MICAPS3框架的SWAN客户端平台设计与开发[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雷达技术开发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蒋帆;周凤星;;基于JSF框架的备件流程管理系统开发[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庆;王秀谨;吴茜;;超临界600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及框架基础系统动力特性分析研究[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清华大学 谢晓芹 柳西玲;让设计与分析重用[N];计算机世界;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由丽萍;构建现代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技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邱秧琼;基于知识体的资历框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新勤;紧框架的构造及其在编码中的应用[D];湘潭大学;2011年
2 余启超;塑料厂高压循环气框架减振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杜小刚;J2EE Web应用开发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查伟忠;中小型办公自动化系统框架的设计和实现[D];苏州大学;2005年
5 李强;一种可伸缩Web框架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蔡晖;类土质边坡锚索框架(地梁)内力计算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许文君;小额支付平台新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康贤昆;PHP开发框架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7年
9 张嵩;PHP开发框架的研究与设计[D];厦门大学;2014年
10 王潇杨;基于Map-Reduce的多表连接框架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94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89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