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利害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韩非利害思想研究
【摘要】: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义利关系历来备受重视,与之相比,利害作为伦理学的一对范畴则较少受到关注。而身处富国强兵时代的韩非作为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借鉴和吸收先秦诸子利害观的基础上阐述了利害思想。其利害思想以“好利恶害”的人情论为基础而展开,对趋利避害的人情作了详细的经验论述,并提出了“凡治天下,必因人情”的主张。但是,人情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其正当性,“公利”是先秦诸子的共同追求目标,韩非追寻先秦诸子的共同思路,以“公利”作为人情趋利避害的导向。在“不务德而务法”的路径下,韩非以“刑德”作为驱动利害的因子,以“功用”作为衡量利害的标准,以“刑名参同”作为衡量利害大小的方法。韩非利害思想在先秦法家的人性论、对待儒家式道德的态度等方面既有传承又有所创新,并且其在韩非整个思想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虽然韩非的思维具有囿于血缘亲情的局限性,但又不刻板遵循,有不可忽视的独特价值。本文提供一个研究韩非伦理思想的视角,以期通过“古为今用”而借鉴韩非利害思想中具有现实意义的的合理成分,为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可以利用的伦理道德资源。
【关键词】:利害 人情 公利 刑德 功用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4
- 一、选题依据及价值7-8
- 二、文献综述8-11
- 三、研究方法11-12
- 四、研究内容12
- 五、创新及难点12-14
- 第一章 韩非利害思想的生成14-25
- 第一节 韩非利害思想的时代背景14-18
- 第二节 韩非利害思想的渊源18-25
- 一、先秦道儒墨思想中的利害观点19-22
- 二、先秦法家思想中的利害之论22-25
- 第二章 韩非利害思想的展开25-46
- 第一节 韩非利害思想的人性基础25-30
- 一、“好利恶害”的人情论26-28
- 二、利害关系论28-30
- 第二节 韩非利害思想的公利导向30-35
- 一、先秦诸子“公利”的共同价值目标31-33
- 二、韩非“废私立公”的价值导向33-35
- 第三节 韩非利害思想的刑德驱动35-41
- 一、“不务德而务法”的“公法”驱动35-37
- 二、“重刑厚赏”的“刑德”驱动37-39
- 三、“誉辅其赏,毁随其罚”的道德驱动39-41
- 第四节 韩非利害思想的功用考量41-46
- 一、“以功用为之的彀”的利害衡量标准41-43
- 二、“形名参同”的利害衡量方法43-46
- 第三章 韩非利害思想的评价46-55
- 第一节 韩非利害思想的理论特质46-49
- 第二节 韩非利害思想的现实意义49-55
- 一、“利-害-义”的价值目标导向49-51
- 二、着眼于大利与长利51-53
- 三、赏罚与毁誉相结合53
- 四、辩证看待韩非利害思想53-55
- 结语55-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顺昌;;先秦法家思想的深刻底蕴和精神品格[J];船山学刊;2006年03期
2 马南;先秦法家法律学说通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3 曹林娣;著作·体式·风格——漫论先秦法家之文[J];铁道师院学报;1993年01期
4 叶鹏煌;;先秦法家视阈下“人”的形象与规制[J];殷都学刊;2012年02期
5 曹钢;;从《五蠹》看先秦法家的辩证思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年03期
6 贝月;论先秦法家之法的公正意蕴[J];学海;1990年01期
7 郭美星;覃丽艳;;试论先秦法家之尧舜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以《韩非子》为中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唐华琳;先秦法家法治基本原则及精神的理论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冯君伟;郑田静;张先昌;;权与法的博弈——从法治角度看先秦法家人物悲剧命运[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2期
10 刘明;;先秦法家人物悲剧原因的另一种解读[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江荣海;任远;郭战伟;;先秦法家政治文化中的合理因子及其现代启示[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陶新华;朱永新;;先秦法家管理心理思想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李霞;;论以管仲为代表的先秦法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丹丹;先秦法家“法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2 丁天立;先秦法家“正义观”析论[D];苏州大学;2015年
3 段宁宁;韩非利害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张澄;先秦法家:剧变时代的极端学说[D];苏州大学;2006年
5 李安适;先秦法家法制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6 黄柏成;论先秦法家社会进化历史观[D];西南大学;2013年
7 李中禹;先秦法家法治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俊雅;先秦法家财政思想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9 刘娜;先秦法家社会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01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0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