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环境伦理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发布时间:2017-09-25 14:37

  本文关键词:环境伦理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伦理 价值 道德 道德形而上学


【摘要】:当人们将自然环境引入人类社会的伦理建构时,伦理学家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究竟有没有一种能够超越于传统的伦理理念的环境伦理,环境伦理会不会只是在自然环境的层面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这是当代环境伦理遭遇的一个理论难题。要解答这一难题,首先要回到伦理的原点,即道德形而上学去寻找环境伦理的基本内核;其次,则要借助于后现代中的"他者"与"责任"的理念实现对传统道德形而上学的超越;最终,环境伦理将在一种伦理转向的维度上实现其现实的合理性,乃至成为生态文明的核心伦理观念。沿袭这样一种思考向路,才能看到环境伦理的真正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环境伦理 价值 道德 道德形而上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ZX073)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环境伦理的提出可以说是对于人类伦理体系的一次大的突破,在环境伦理的语境内,人不再是伦理道德的唯一载体和价值原则,而是将整个自然环境系统纳入到了伦理考量之中。这不仅使得伦理的内容得到了延伸,而且也将人类的道德水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环境伦理之所以能够成为这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姚晓娜;;“Moral Agent”是“道德代理人”吗?——一个伦理学概念辨析[J];道德与文明;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冬平;;从康德的法哲学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张传文;黄邦汉;;儒家吏治伦理与现代吏治伦理的差异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王元元;;孟子的“恻隐之心”与康德的“敬重”思想[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郑永宽;;关于人格权概念的质疑与反思[J];北方法学;2007年06期

6 许小亮;;先验方法论视阈下的法哲学体系——读康德的《法的形而上学原理》[J];比较法研究;2011年03期

7 萨·巴特尔;;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赵静怡;陆明明;;康德和前期维特根斯坦伦理观比较[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梁宁;赵显伟;;激励和约束的伦理内蕴[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余爱青;;浅论康德哲学中的道德情感[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强;;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义天;;运气究竟有多重要?——美德伦理视野中的运气问题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王青原;;人文奥运中的和谐意蕴[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佚名;;水利工程的生态伦理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徐卫红;;从康德的角度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误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叶轶;;消费行为和生态安全的关系探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6 白宇;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9 晋运锋;当代功利主义正义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子贺;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伦理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詹国旗;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道德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晓;三湾改编中的现代性意蕴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鲁东海;电视新闻伦理的道德冲突与救治[D];南昌大学;2010年

5 冯香;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张红艳;我国艾滋病预防中的主要生命伦理难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白立洋;社会保障水平的伦理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8 宫文;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遂;道德自律的实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颢楠;洛克自由主义法律思想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志辉;关于环境伦理学几个问题的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聘;论环境伦理构建的科学依据及基本原则[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李培超,周俊武;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的理论渊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6期

3 杨通进;非典、动物保护与环境伦理[J];求是学刊;2003年05期

4 张宏亮,夏锋;西部开发中环境伦理观念的转变与可持续发展[J];社科纵横;2003年02期

5 易明;环境伦理的起源[J];森林与人类;2003年07期

6 王建林,杨涛,衣学慧;环境伦理的困境与出路[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刘啸霆;未来价值与环境伦理——关于环境伦理未来学基础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田海平;环境伦理与21世纪人类文明[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孙润秀,刘金龙;浅谈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J];前沿;2004年09期

10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伦理问题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谋昌;;生态文明时代的环境伦理[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2 安红卫;;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重构环境伦理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张建福;姬敬山;;环境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余谋昌;;传播环境伦理,建设生态文明[A];《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赵峰;;自然契约——走向自觉的环境伦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周辉;曾文忠;李叶欣;;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学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张锋;;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的一个法学视角[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10 韩孝栋;;可持续发展伦理观[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穆;实践环境伦理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N];福建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罗晖 陈磊 游雪晴;希望环境伦理成为治疗“环境顽疾”新药[N];科技日报;2006年

3 陈磊 罗晖 游雪晴;环境伦理应由书斋走向社会[N];科技日报;2006年

4 庄穆;环境伦理: 一个全新的伦理课题庄穆[N];福建日报;2005年

5 余谋昌;环境伦理在科教领域的实践[N];福建日报;2005年

6 卢风;环境伦理的证立[N];学习时报;2003年

7 田海平;从环境伦理争论中能开出哲学转变吗?[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杨通进;环境伦理在争论中走向深入[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中国石油大学 周文书;企业的环境伦理[N];山西青年报;2014年

10 穆土;构建发展中国家环境伦理理论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盛国军;环境伦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程平;马克思恩格斯环境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2年

3 王妍;环境伦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伦理支点[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锋;自然的权利[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田宪臣;协商、适应、行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天晓;自然价值的重估与诗意的栖居[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燕;中国古代环境伦理价值的反思[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格广民;环境伦理与科技发展关系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3 洪丹;环境伦理的制度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徐文明;环境伦理论域中的环境人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雪芹;池田大作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次春;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俊;和谐环境伦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安红卫;全球化背景下重建环境伦理的可能路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管贝贝;对农药问题的环境伦理学思考[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10 朱跃钊;中国古代环境伦理的理论、实践及价值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17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17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b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