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存在主义心理学视阈下的生态自我建构

发布时间:2017-09-26 02:26

  本文关键词:存在主义心理学视阈下的生态自我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自我 世界感 存在感 认同 共情


【摘要】:生态自我理论的建构和深化是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中讨论的热点话题。通过梳理文献,从存在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世界感、存在感、认同与共情三个维度上探讨了生态自我的内涵建构,整合三个维度为进一步对生态自我做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为生态教育和生态文明提供世界观上的理解和阐述。
【作者单位】: 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生态自我 世界感 存在感 认同 共情
【分类号】:B82-058
【正文快照】: 20世纪以来,环境问题日益全球化,厄尔尼诺现象、2003年的SARS病毒、沙尘暴、臭氧层的破坏等无不预兆着一个信号,我们的时代正在经历着一场可怕的生态危机。研究者们认为,当代环境大多数的变化主要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其实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历史中,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始终存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訾非;;走向生态主义的心理学[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曹孟勤;人与自然“深层”关系辨析——从深层生态学出发谈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盖乃诚,陈本泉;自我概念与自我生态系统─—自我生态学观点简介[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秀艳;王明文;;真理观人学向度的遮蔽——符合论真理观批判[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王小溪;;论波德莱尔“应和”思想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内在一致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陈凯;陈铖;;绿色消费行为:限制因素及推进策略分析——基于过程视角的理解[J];管理现代化;2014年01期

4 邱菊;;《聊斋志异》死亡叙事主题类型初探[J];蒲松龄研究;2014年01期

5 刘剑;;人迹与物哀——“平视:孙逊2013个人画展”观感[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年01期

6 王颂;;昭如白日的晦蔽者:重议宗派问题[J];佛学研究;2013年00期

7 李创;;何以明月寄乡愁?——解读海德格尔生存论诗学[J];东岳论丛;2014年03期

8 孙琳;;马克思对“历史”与“实践”概念的新解——《德意志意识形态》“场域”思想探析[J];北方论丛;2014年04期

9 刘志宏;;新媒体出版视角下的生态民居艺术研究[J];出版广角;2014年10期

10 肖福平;;语言实践的“此在”与先验语言形式的“事实”[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哲;中西方诠释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王中杰;《内经》思维方式的形成、发展与当代冲击[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李河成;审美共通感的现代政治哲学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高海青;从物化批判到技术批判[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张猷;舍勒对伦常行为的现象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卢艳玲;生态文明建构的当代视野[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7 豆志杰;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8 曹顺仙;中国传统环境政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范士龙;教师关怀的生活样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陈鑫;两种思想视域中的意识与对象问题[D];西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立明;大学生自我的发展及教育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咨询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王伟红;武警战士自我概念结构探讨与团体心理咨询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格根图雅;蒙古族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涛;中学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叶云;高中生学习自控力与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秦晓玲;社会排斥与自我内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时特林;贫困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咸大伟;初中生自我概念及其与同伴关系类型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贤贵;生态危机与西方文化的价值转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邵璀菊;;生态危机的技术根源与应对[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訾非;;走向进化与生态审美心理学[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马永庆;论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J];东岳论丛;2000年02期

5 A.H.帕夫连科,张晶;“生态危机”:不是问题的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6 彭福扬,曾广波;论生态危机的四种根源及其特征[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曲格平;;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说起[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秦春;;走向深层的生态心理批评[J];黑龙江史志;2008年16期

9 王永昌;;论客体的主体化[J];江汉论坛;1991年05期

10 李明;;生态危机的根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分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严耕;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转向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光明;存在感:无药可治的生命之疼——评陈希我的《我疼》[J];名作欣赏;2005年21期

2 袁建文;;存在感[J];写作;2013年12期

3 小北;;那些没有存在感的人[J];芳草(经典阅读);2014年04期

4 尹小隐;;你“刷存在感”,你爸妈知道吗[J];意林;2014年13期

5 ;0存在感女孩“风向标”[J];人生十六七;2008年11期

6 周启欣;;寻找一种自身的存在感[J];新高考(物理化学生物);2008年Z2期

7 王小妮;;“存在感”的青春之惑[J];青年博览;2013年09期

8 侯承;数码技术与影像存在感[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年01期

9 ;房产历史[J];文苑;2010年02期

10 ;全世界都在街拍 款式篇[J];流行色;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雨晴;美非峰会:美国在非洲狠刷“存在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

2 郭文婧 自由撰稿人;“双11”数据、存在感与质量谁在狂欢[N];企业家日报;2014年

3 葛瀚君 整理;导购感召力的培养[N];中国服饰报;2009年

4 李墨攻;感恩的力量来自慈善的“存在感”[N];东莞日报;2009年

5 姜智鹏;城市建构要在过去和未来间找到存在感[N];建筑时报;2013年

6 记者 钱梦妮;幽默给人存在感[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7 记者 王昊飞 王春燕;恶搞世界杯,“怒刷”存在感![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8 北京林业大学 朱建军;回归疗法 让迷失的心灵重归“家园”[N];健康报;2014年

9 刘思敏;“到此一游”的存在感与炫耀欲[N];中国旅游报;2013年

10 杜庆春;月亮背面,宁静的海[N];文汇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原;基于学生存在感的课程内容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2 张,

本文编号:920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20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